7月22日,吉林長春,在東北夏日的清風中,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迎來了一場關于未來出行的技術盛宴。作為奧迪全球領先的綠色工廠,這里以投產及達到零碳排放的環保標準,孕育了PPE豪華純電平臺的首款力作——一汽奧迪Q6L e-tron。
隨著Q6L e-tron的正式下線,一汽奧迪在中國市場也正式開啟了合資品牌合作的新篇章。值此之際,汽車評價研究院攜頂級專家團隊走進長春生產基地,通過實地考察、深度試駕以及“馭見未來·智啟新程”主題研討會,全面解析Q6L e-tron在電動化與智能化領域的突破性成果。
一汽奧迪Q6L e-tron和一汽奧迪Q6L Sportback e-tron
參加此次技術研討會的嘉賓包括: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文宏,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向陽,清華大學教授宋健,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汽車電子驅動控制與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蔡蔚,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院長席軍強,同濟大學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電動汽車電驅動系統全產業鏈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貢俊,汽車評價研究院常務院長王莉。
奧迪電動化戰略落下關鍵一子
今年6月,奧迪發布聲明,重申其對電動出行的堅定承諾,目標打造全電動化產品陣容。針對中國市場的多樣性與波動性,奧迪提出以靈活的產品組合應對,涵蓋純電及燃油車型。其中,PPE豪華純電平臺將成為未來的戰略核心。
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的投產,標志著奧迪電動化戰略在中國邁出關鍵一步。該基地依托中德合資優勢與本土化積淀,致力于為市場提供多元化的豪華純電產品,滿足消費者對極致出行體驗的追求。
中國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最大的市場,在智能化、電動化技術發展處于領先水平。正是因為出自供應鏈配備最完善的中國市場,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自誕生之日起就是含著“金鑰匙”的,它必將加速推進奧迪品牌全球電動化征程,引領豪華電動出行進入全新篇章。
五大科技實力 展現全球領先的制造水準
在參觀完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后,汽車評價研究院專家團紛紛對其贊賞有加。作為奧迪全球最先進的生產基地,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以品牌力、制造力、質量力、安全力、環保力五大實力,展現出全球領先的制造水準。
汽車評價研究院專家團參觀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
在品牌力方面,中國一汽與奧迪精誠合作的37年,從率先打造“加長軸距”車型到“全價值鏈中國化”,奧迪始終引領豪華車市場變革。奧迪已成為最懂中國用戶需求的豪華品牌,而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正是奧迪深耕本土化發展的具象表達。
在制造力方面,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以數智化技術為核心驅動力,融合高自動化率與創新工藝,實現效率與品質的雙重突破。從虛擬建廠到實體生產,從零部件制造到整車裝配,每一個環節都彰顯德系工藝的極致追求與中國智造的創新活力,樹立全球汽車制造的新標桿。
在質量力方面,奧迪以嚴苛標準把控質量精度,并投入大量的數字化檢測手段進行實時監控和維護,大到整車小到每一顆螺栓都建立了完整檔案,保證整車質量。
在安全力方面,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以遠超行業標準的測試和驗證,鑄就高強度、抗腐蝕的車身,為用戶帶來極致安全守護。
在環保力方面,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通過100%使用綠色能源、生產廢棄物100%回收、生產及生活廢水100%循環使用、廠房大面積鋪設太陽能板等創新舉措,成為奧迪在中國首家投產即實現“近零碳排放”的生產基地,為行業樹立可持續發展新典范。
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生產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向陽表示,生產基地的綠色理念與純電動汽車的減排初衷高度契合,其自動化水平與工藝創新為行業樹立了新標桿。
清華大學教授宋健則稱贊道:“總投資達300億元的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已經超過業內同行投資水準幾倍。更可貴的是,它不僅建造一座工廠,還打造了一個綠色、智能的生態體系。”
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汽車電子驅動控制與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蔡蔚表示,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大量使用太陽能發電,秸稈供熱等清潔能源,為全球碳中和樹立標桿。
五大產品實力 重塑豪華電動市場價值標準
PPE豪華純電平臺是由奧迪和保時捷聯手打造,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為高端電動車型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據悉,它是德系豪華品牌的首個800V量產平臺。在合作范式上,該平臺實現了奧迪(機械工程)+華為(智能輔助駕駛)+寧德時代(電池)的深度本土化協同;在可持續性方面,工廠100%綠電生產,電池材料回收率>90%。
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認為,PPE豪華純電平臺是奧迪未來在中國開發純電系列產品的根基和底座。該平臺未來將會誕生一系列在市場叫好又叫座的產品。
作為PPE豪華純電平臺的首款車型,一汽奧迪Q6L e-tron集科技、安全、駕控、舒享、設計于一身,展現了奧迪在新能源領域的全新高度。在深度試駕一汽奧迪Q6L e-tron后,李慶文表示:“智能可以很聰明,但一汽奧迪Q6L e-tron讓它變得更安全,更懂中國人。”
在智能輔助駕駛方面,同濟大學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認為,奧迪搭載的深度定制華為乾崑智駕®技術不卷“激進”,不一味追求性能,而是通過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把用戶及其家人的駕乘安全穩穩地“托住”。
在智能座艙方面,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院長席軍強表示,一汽奧迪Q6L e-tron的專屬中國智能座艙,就像一臺真正懂你的“助手”,更聰明、更迅速、更便捷,讓人車交互更絲滑。
在“三電”技術方面,電動汽車電驅動系統全產業鏈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貢俊表示,“由于一汽奧迪Q6L e-tron搭載了800V高壓架構,讓續航里程所見即所得成為現實”。蔡蔚也強調,奧迪的800V高壓架構不是口號,碳化硅+“發卡”扁線繞組讓一汽奧迪Q6L e-tron的效率和性能一步到位。
在操控方面,清華大學教授宋健夸贊一汽奧迪Q6L e-tron不靠空氣懸掛堆料,用“機械功底”做出了新勢力都羨慕的底盤質感。“只要你駕駛了,你就會體會到一汽奧迪Q6L e-tron的轉向和底盤調校,就是德系豪華該有的味兒。”
整體而言,“一汽奧迪Q6L e-tron充電很迅速,操控像保時捷,空間像D級轎車,這或許就是PPE豪華純電平臺的魔法。”徐向陽如是評價。
一汽奧迪Q6L e-tron
有感于一汽奧迪Q6L e-tron的五大產品實力,李慶文總結道:“奧迪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中,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理念,通過與中國一流的科技公司合作,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智能化產品。我相信,未來,奧迪在智能體驗上會給業界帶來更多驚喜,讓消費者更放心地享受智能網聯汽車文明帶來的便利。”
不止于“破局” 更打造中外合作新范本
自去年北京車展亮相后,一汽奧迪Q6L e-tron就因其德系駕控底蘊、便捷的補能、五星級的安全、豪華的品質吸引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在第三方汽車導購類平臺上,一汽奧迪Q6L e-tron的推薦度也相當高。
于一汽奧迪而言,打破現有豪華純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格局只是時間問題。宋健認為,一汽奧迪Q6L e-tron彌補了奧迪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上的短板,待其上市后,亦能提升奧迪整體市場份額。
而對中國汽車市場而言,一汽奧迪Q6L e-tron絕不僅僅是一款新入市的豪華品牌拳頭產品。“它已超越單一產品意義,成為觀察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窗口。”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文宏表示。
張文宏認為,一汽奧迪Q6L e-tron首創“德系工程底蘊+中國智能科技”的融合模式,打破了傳統合資的技術天花板。PPE純電平臺承載著奧迪百年制造體系的核心能力,而華為乾崑智駕®技術則代表著中國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全球領先水平。這種模式成功解決了外資企業本土化適配不足與本土企業高端化瓶頸的雙重困境,為跨國技術合作樹立了“自主可控、合作共贏”的新標桿。
一汽奧迪Q6L e-tron
在深化國企改革背景下,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開創了“技術資本+產業資本”的新型混合所有制實踐。通過非股權綁定的深度技術聯盟,奧迪將全球品控標準與高端制造體系,與華為的核心智能技術能力進行戰略級整合。雙方在技術標準制定、數據安全治理、供應鏈重構等關鍵領域形成了制度化的協同機制,有效規避了傳統合資企業的技術依賴癥與決策掣肘。這不僅為外資企業深度融入中國創新體系探索出可復制的合作框架,更在實踐層面響應了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要求。
一汽奧迪Q6L e-tron
從產業政策視角審視,一汽奧迪Q6L e-tron的示范價值體現在三大躍升:在技術安全維度,華為乾崑智駕®技術通過本土化技術適配,在確保數據主權安全的前提下顯著提升系統可靠性,筑牢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底座;在消費升級維度,產品以“德系操控基因+本土智能生態”的雙重優勢,精準滿足高端市場對駕乘品質與數字體驗的復合需求;在產業鏈維度,其成功驗證了“全球頂尖制造+本土核心科技”模式的競爭力,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向價值高端攀升,為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提供了優質實踐案例。
汽車評價研究院專家團在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合影
“一汽奧迪Q6L e-tron的成功證明了:深化對外開放與強化自主創新并非對立,而是驅動產業升級的一體兩翼。希望這個項目的核心價值,能夠進一步證明技術創新與規范發展可相互成就。從源頭遏制非理性擴張,切實推動行業從規模競爭向價值競爭轉型,推動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唯此,方能在新賽道上培育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汽車產業新質生產力。”張文宏最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