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一場被命名為《一款全球好車的質電之夜》的發布活動,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第一發布”平臺拉開帷幕。舞臺中央的主角,是長安馬自達全球戰略級新能源SUV——MAZDA EZ-60。這是央視“第一發布”首次為汽車品牌量身定制專屬專場,也讓這款“新能源全球車趨勢踐行者”成為業界焦點。

作為國家級媒體平臺首次推出的汽車品牌專屬發布,“第一發布”并未透露其選品標準。但從最終落地的合作結果看,EZ-60不僅是產品展示,更像是一次新能源全球標準的公開檢驗。

發布會上,長安馬自達汽車銷售分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吳旭曦提出新能源全球車的五大核心維度——美學設計、安全守護、智慧賦能、操控體驗與品質承諾。他表示,EZ-60將以統一的全球測試標準,驗證其“中國產即全球品”的能力。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專家秦麗蓬現場指出,EZ-60在結構安全與智能實用性上的理念,與當前全球車的研發趨勢高度一致——“真正的全球化,不只是產品出口,更是標準共通。”

相比傳統的單線研發,EZ-60背后是一支覆蓋材料、能源與智能領域的聯合陣容。在能源系統上,中創新航提供了全新的電池解決方案,使EZ-60可在30%至80%電量區間內實現15分鐘快充,該指標基于常溫快充樁測試,并獲得中汽研性能驗證。

在車身安全上,寶鋼提供的1500兆帕冷沖壓鋼與2000兆帕熱成型鋼材料占比高達86.5%,車身結構同時滿足中國C-NCAP與歐洲Euro NCAP雙五星安全認證要求。在智能體驗方面,梧桐車聯、火山引擎與科大訊飛共同參與車載語音與場景交互系統調試,語音識別率與響應延遲均通過第三方12項性能測試驗證。“它的技術朋友圈足夠強大。”一位參會專家評價道,“每個供應商都在驗證它的全球化定義——標準一致、結果一致、體驗一致。”

此次發布會并未止步于官方展示,更邀請了首批體驗用戶與行業媒體共同參與實測。來自上海的用戶分享稱,EZ-60在城市通勤場景下的平均電耗為15.2kWh/100km,與官方公布的區間(14.8-15.5kWh/100km)基本一致;另一位來自北京的用戶在-5℃低溫環境中測試,實測續航達成率約為78%,充電時間僅較常溫增加約8分鐘。這些數據與中創新航的低溫充電模型幾乎吻合,也印證了EZ-60在復雜氣候下的穩定表現。

行業層面,多位專家從制造工藝、材料應用與供應鏈協同角度肯定了EZ-60的結構安全與智能系統可靠性。有分析認為,長安的新能源轉型不只是技術升級,而是一種“體系重構”——通過中日聯合研發與中國本土供應鏈優勢,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雙向賦能。
近年來,合資品牌在電動化浪潮中普遍面臨挑戰。長安馬自達提出的“雙百翻番戰略”(百億研發投入、百億出海貿易額、產值翻番)正是對此的系統回應。EZ-60的發布,不只是產品落地,更是品牌轉型方向的注腳——在堅守馬自達“人車合一”駕控基因的同時,疊加新能源時代的智能與品質標簽。在活動尾聲,吳旭曦總結道:“全球化并非‘賣到海外’,而是‘被全球接受’。EZ-60要做的,就是以中國標準,走向全球共識。”

總結:當央視平臺為一款車型搭建獨立發布舞臺,輿論的焦點早已超越產品本身。EZ-60不僅是一款新能源SUV,更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中國汽車工業從“代工出口”到“標準輸出”的時代進程。
但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白熱化、特斯拉與比亞迪持續領跑的當下,長安馬自達能否憑借EZ-60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答案或許要交給時間與市場——正如那場“質電之夜”的主題所暗示的:全球好車,不止于好,更在于被世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