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29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掛牌到今天,已經有一周多時間。關于“新長安”的報道更是鋪天蓋地,作為中國第100家央企、國內第三家汽車央企,同時也是重慶首家一級央企,“新長安”的成立意義重大。
它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汽車產業在智能電動化浪潮中邁出了關鍵一步,并肩負起推動“汽車強國”建設的國家使命。正如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所說,新長安的成立是國家對汽車產業“換道超車”的戰略布局。通過資源整合與戰略聚焦,中國長安汽車將突破傳統國企體制機制束縛,以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的運營模式,加速向世界一流汽車集團邁進。
“新長安面臨的這片天地太廣大了,我看到的全是滿滿的機會。”在7月30日舉辦的媒體溝通會上,中國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如此感慨。他表示,中國長安汽車的成立,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企業行為,而是承載著國家戰略部署、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和未來中國企業全球化戰略等一系列發展方向。
這番感慨背后,是這家擁有163年歷史的企業,不僅實現了從軍到民、從商用車到乘用車的重大轉變,而且正在從傳統汽車企業到智能低碳出行科技企業轉型。并在此基礎上,終于實現了從二級央企到一級央企的戰略蛻變。
破格升級的背后,是國家對中國長安汽車過往發展的認可:在技術和戰略層面,中國長安汽車布局并加速推進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智能化“北斗天樞”計劃、全球化“海納百川”計劃;在品牌層面,中國長安汽車打造了、深藍汽車、三大新能源品牌;在科技創新方面,中國長安汽車培育了智能汽車機器人、飛行汽車、具身智能等新質生產力,探索海陸空立體出行新生態。
“未來五年,中國長安汽車將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產品,包括7款以上30萬臺級的全球化大單品。構建全譜系新能源品牌矩陣,持續在全球打造阿維塔、深藍、長安三大品牌。強化前瞻技術及新興產業布局,布局AI垂域模型、光/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到2030年,中國長安汽車整車產銷規模計劃達到500萬輛,新能源銷量占比超過60%,海外銷量占比超過30%的目標任務,努力奮進全球汽車品牌前十。”關于未來的規劃,中國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如是說。
那么,站在新的起點上,“新央企”如何賦能“新長安”,“新長安”又該如何實現“全球十強”的夢想呢?
1
三大新能源品牌,
差異化定位的戰略升級
今年上半年,中國長安汽車已實現整車銷量135.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45.1萬輛,同比增長49%,創近8年新高,7月份,新能源銷量超7.9萬輛,同比增長超73%。
高增長背后離不開旗下各大品牌的齊齊發力,目前,中國長安汽車已經布局阿維塔、深藍汽車、長安啟源、長安引力、長安凱程五大品牌,其中,阿維塔、深藍汽車和長安啟源作為三大全球數智新能源汽車品牌,可以說是新能源板塊的核心支柱,也將成為助力中國長安汽車完成新能源百萬目標的重要抓手。
由于此前央企重組的話題爭議不斷,有人期待重組后帶來新的機遇,也有人擔心重組帶來的變化,尤其是在中國長安汽車升級為一級央企后,不少人擔憂新身份會不會影響旗下品牌的市場化運營模式。
關于這個擔憂,“華山論劍V”在7月30日新長安官宣的活動現場詢問了相關領導,他們給出的回應是:“在中國長安汽車的垂直管理下,各板塊的市場化程度只會進一步加大。”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董事譚本宏在接受采訪時還表示,“三個新能源品牌在成立時,無論是組織架構,還是制造、物流、采購以及能力、品牌,都做了最大程度的共享。目前三個子品牌的角色和定位不會變化、只會強化。客群都劃分得很清楚,能產生差異化貢獻,產生各自不同的價值。”
具體落實到不同品牌層面,阿維塔會繼續作為中國長安汽車的高端智能電動品牌,依托集團戰略資源整合優勢,進一步加速發展布局,鞏固智能出行領域引領地位,成為央企電動化、智能化、高端化品牌標桿。
按照計劃,阿維塔到2030年將推出17款新車,覆蓋轎車、SUV、跑車、MPV全品類,實現全球年銷量80萬輛,躋身國內高端品牌TOP3。同時,每年投入營收的15%用于研發,重點突破固態電池、L4級自動駕駛等前沿領域。
阿維塔科技總裁陳卓表示,今年是他加入長安汽車的20年,這20年來,見證長安從微車、奔奔等幾萬塊錢的小車,發展到現在阿維塔最高70萬元的新豪華車型,作為長安人,感到非常自豪。
在“新央企、新長安”的賦能下,阿維塔新豪華的定位只會加強、不會變化,同時,還將繼續強化與華為、寧德時代的合作,其中,華為雙方聯合團隊近千人已經入駐阿維塔重慶總部,第一款聯合共創的產品將在明年下半年推出。
而作為承載長安新能源和智能化雙重轉型目標的另一大品牌,深藍汽車顯然被寄予了更大的期望。過去的深藍被定為個性化的品牌,“在中國長安汽車成立后,深藍的定位會更清晰,將聚焦中高端、主流人群,做到科技、運動和潮流品牌。”深藍汽車CEO鄧承浩明確表示。
2030年深藍品牌要實現200萬輛的銷量目標,鄧承浩對此表示“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所以只爭朝夕”。
而為了盡快實現銷量目標,深藍的產品攻勢也上了強度——在未來5年,深藍累計規劃30款全新車型,滿足不同市場和用戶的需求。
8月1日,深藍已經發布了深藍S05 620km長續航版,全新車型深藍L06將搭載全球首發3nm車規級座艙芯片,并且全系標配激光雷達,在四季度正式上市。
而作為面向主流家用市場的新能源品牌,長安啟源也為自己設立了更高的目標——力爭在2027年全球銷量突破100萬輛,2030年實現全球銷量180萬輛。
中國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葉沛表示:“啟源將從戰略、產品、生態等維度發力。在達到規模之外,還必須盈利。”
戰略層面,長安啟源將定位于“智能移動生活家”,面向主流家庭用戶,在空間功能、智能舒適、續航補能等方面,提供融合多元生活場景且具有極致性價比的新一代產品。
產品方面,長安啟源也將進入新品高密度投放期,僅下半年,就將推出激光版、長安啟源A06和一款小型純電SUV三款新車。用葉沛的話來說,“第一個是炸彈,第二個是導彈,第三個是核彈”。
三大新能源品牌的差異化布局,既展現了企業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捕捉,更折射出中國車企從 “跟隨者” 到 “引領者” 的角色蛻變。
阿維塔向高端智能領域的沖刺,深藍對中高端、個性主流市場的深耕,長安啟源在主流家用賽道的發力,構成了一套覆蓋全市場的新能源戰略體系。這種多維度布局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更將推動整個汽車產業的生態重構。
2
技術破局,
千億研發構建護城河
2017年,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尚處襁褓時期,中國長安汽車已經率先洞察局勢,在那一年先后推出了面向新能源產業的“香格里拉”計劃,面向智能化轉型的“北斗天樞”計劃,以及瞄準全球化的“海納百川”計劃。
如果說上文中的提及的阿維塔、深藍汽車、阿維塔是“香格里拉”計劃順利進展的成果和表現,那么“北斗天樞”無疑就代表了中國長安汽車智能化領域轉型的進程。
十年間,中國長安汽車在新能源與智能化兩場決戰中投入高達 1000 億元,僅在三電領域就取得了 400 余項核心技術突破。其研發的金鐘罩電池實現了 “只冒煙不起火” 的安全突破,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有效破解了北方低溫續航衰減難題,智慧新藍鯨 3.0 動力系統更是將每公里成本降至 0.22 元。
此外,中國長安汽車還積極布局固態電池研發,預計今年底將推出功能樣車,2027年推進全固態電池逐步量產,屆時能量密度將突破 400Wh/kg,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性能與競爭力。
智能化方面,“北斗天樞” 計劃穩步推進。從 2020 年起,中國長安汽車就已經實現了全系產品 100% 智能網聯,并自主研發了全球領先的中央環網架構 SDA,構建起 “天樞智駕 - 天樞座艙 - 天樞底盤” 技術體系。
在智能駕駛配置上,中國長安汽車自主研發的中央環網架構SDA具備強大的擴展能力,可靈活支持從L2到L4的全場景智能駕駛需求;與華為深度合作的深藍S07車型,搭載先進的乾崑ADS SE系統,成為20萬元以內唯一提供高階智能駕駛體驗的標桿產品;即將量產的深藍L06更是革命性地將3nm制程芯片與高性能激光雷達技術引入主流價位區間,一舉打破了豪華品牌長期以來的技術壟斷壁壘,彰顯了中國長安汽車引領智能平權時代的決心與實力。
這一切宏偉的技術藍圖與堅實成果,正是源于中國長安汽車前瞻性戰略布局的結晶。
而站在新長安的起點,董事長朱華榮表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未來10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將投入2000億元,新增1萬人規模的科技創新團隊,還會布局光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實現技術探索到產品變現。
同時,中國長安汽車也深知,在智能汽車這場深刻的產業革命中,開放協作是制勝之道。
因此,中國長安汽車堅定秉持“整合全球優秀資源發展中國品牌是行業最優解”的理念,將繼續積極攜手華為、騰訊、地平線、聯通、億航等30余家頂尖伙伴,共同構筑全球領先的汽車產業智能科技公共平臺,匯聚全球智慧推動創新。
此外,中國長安汽車也在積極推進科技生態橫向拓展,未來,中國長安汽車將以SDA平臺為核心,拓展無人駕駛商業運營、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泛出行等新興業務。一方面,堅持自主、合作雙線并舉,持續加強與斯特蘭蒂斯、福特、馬自達等全球整車企業合作;另一方面,不斷強化與ICT、消費電子等企業跨界合作,打造大流量、大粉絲群生態圈。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網紅企業家”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到中國長安汽車交流,雙方一拍即合,已經迅速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積極推進。
從千億研發的堅定投入,到“卡脖子”技術的持續突破,再到開放生態的繁榮構建,中國長安汽車正以深厚的技術積淀和銳意的創新精神,在新能源與智能化的轉型中,書寫屬于自己的華麗樂章。
3
全球進擊,
海納百川的戰略布局
目前,中國汽車產業正以磅礴之勢駛向全球,中國長安汽車以其“無海外、不長安”的堅定信念,揚帆遠航,今年上半年,海外銷量29.9萬輛,同比增長5.1%。
隨著海外發展的深入,中國長安汽車于 2023 年正式發布全球化戰略 ——“海納百川” 計劃,該計劃著力推進構建 “152” 全球發展布局,即立足中國,加速開拓東南亞、中東非洲、中南美洲、歐洲、歐亞等海外 5 大區域市場,規劃海外整車及 KD 工廠共 20 個。
秉持著 “無基地、不海外” 的理念,長安汽車目前在海外已建成并投產 9 個工廠,可利用產能 26 萬輛。
今年 5 月,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基地 —— 泰國羅勇工廠正式投產,一期 10 萬輛產能將輻射全球右舵市場,這一舉措標志著長安汽車從產品出口邁向了產業出海的新階段。
而作為出海先鋒的深藍汽車,也以泰國基地為跳板,順利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深藍多款車型已導入東南亞、中東非、中南美、歐亞、歐洲等五大區域,覆蓋 66 個國家及地區。
根據計劃,2025年深藍將覆蓋全球90個國家,銷量5.6萬輛;2030年累計推出新品30款,海外市場銷量占比在35%左右。
長安啟源則聚焦主流家庭用戶市場,作為未來發展的核心支柱品牌,今年4月上市的長安啟源Q07,已經連續兩月登頂20萬內新能源中型SUV銷冠,累計交付即將突破3萬輛。
在今年下半年還將陸續推出長安啟源Q07激光版、長安啟源A06、全新純電小型SUV-B216,不斷豐富家族產品矩陣。屆時,長安啟源將力爭實現月銷規模突破5萬輛,沖擊主流新能源品牌TOP5。
基于這一目標,中國長安汽車除了加速海外建廠,也將從長期化、本地化、體系化、社會化四個層面入手加快拓展海外市場。具體來看,中國長安汽車在海外市場采取“一區一策”政策,即適時分階段布局全球研發、制造、物流、營銷服務、客戶運營等全鏈條本地化能力。
過去一年,中國長安汽車已經先后在歐洲、中東非等區域舉辦了 28 場區域品牌發布會,布局了 100 余個國家市場,全球渠道網點超 14000 個。
中國長安汽車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是其堅定全球化戰略的生動實踐。從最初的產品輸出,到如今研、產、供、銷、運一體化的全體系出海,可以說中國長安汽車的全球化布局已經駛入深水區。
未來,隨著 “海納百川” 計劃的持續推進,中國長安汽車有望在全球汽車市場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為 “中國制造、走向全球” 贏得更多的底牌。
“
結語
巨艦轉向,需要破浪的勇氣;百年企業煥新,更需時代賦予的使命。
三大新能源品牌精準發力,千億研發構筑技術“護城河”,“海納百川”布局全球市場,可以說中國長安汽車的每一步都踏在“新質生產力”的鼓點上。
從重慶走向世界,從傳統駛向智能低碳,中國長安汽車承載的已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榮光,更是中國汽車工業從“追趕者”向“定義者”躍遷的縮影。我們看到,這艘集結了硬核技術、清晰戰略與全球野心的“新長安”號,正在中國汽車“沖頂全球十強”的航道上,披巾斬棘,全速前進。
讓世界看到并認可中國汽車,這是新長安的使命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