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燃油車愛好者,我們不得不承認,傳統高性能多缸數發動機正在逐步減少。在2.0T四缸機過渡之后,未來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大型車采用插混方案。
當多缸數發動機的轟鳴聲逐漸遠去,當電混入主中大型轎車/SUV們的軀殼,它們的從容感是否仍在?
如果你能試一下將于9月份上市的領克10,就會發現好的插混系統,是可以取代V8發動機的。在這里,就不得不聊聊領克EM-P AI電混2.0技術了。這套技術,可能是目前中大型插混車的最優解。

5秒,TA只要5秒
加速時間是判定一套動力系統性能表現的金標準,在用上EM-P AI電混2.0技術后,領克10這款中大型轎車的零百加速時間僅為5秒。相信這個數據,已經有足夠的說服力了。

在5秒的背后,實質上蘊藏著整個吉利汽車對電混技術的理解。從結構來看,EM-P AI電混2.0非常復雜,甚至比沃爾沃的T8插混還要復雜得多。
簡單來說,領克10的DHT Evo混動電驅系統,由P1+P3+P4電機構成。其中,P1電機位于發動機曲軸輸出端,用于啟動發動機、利用發動機多余能量給電池充電等作用。

P3電機則位于3擋DHT變速箱輸出軸末端,它能與變速箱連接/分離,從而實現混合動力輸出或單獨電力驅動。至于這套混動系統中的P4電機,則位于車輛后軸,能為車輛提供高性能四驅動力。
此處注意,P3電機和P4電機除了驅動車輛外,還同時兼具動能回收的作用,可以在車輛滑行和剎車過程中為電池補充電能。

在快速厘清EM-P AI電混2.0技術的結構之后,我們再來回味一下它的出力特性。
這套動力系統,可以輕松實現電動前驅、電動后驅、電動四驅三種純電驅模式,同時也可以和系統中的發動機協同輸出實現動能最大化,讓三大動力源協同出力。
此時,整車動力系統的最大輸出功率可達390kW、峰值扭矩為755N·m,從而輕松實現5秒級零百加速。可以說,這種巧妙的電混結構,是領克10用電混動力取代V8動力的重要一步。
但與此同時,吉利汽車的工程師們也要考慮很多問題:
如何讓車輛的性能更具持續性?
如何讓車輛在電池虧電時也有強大動力?
如何保障電混車型的極速和大排量燃油車一樣快?
如何在提升性能的同時降低油耗?
全場景性能最優,插混不再怕虧電
在插混技術剛剛發展起來的階段,“虧電”工況的確是早一批插混車型的痛點所在:電池一旦沒電,車輛就會變回“燃油車”,出現動力衰減、油耗下降的問題。
那么在領克EM-P AI電混2.0技術體系中,吉利通過多模態多電機協同驅動,將插混車虧電性能衰減的概率幾乎降低到了0%。

在車輛運行時,領克10的運行邏輯仍然遵循著“低速電、高速油”的原則。
當車輛處于起步階段時,前后雙電機巧妙地借用自身大扭矩的輸出優勢,讓車輛輕松啟動。
而在車輛的中高速運行階段,領克EM-P AI電混2.0則更偏向于發動機串聯運作。此時,發動機與P1發電機協同,通過調度高效的發動機運轉區間實現發電。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發動機產生的電能,一部分用于驅動P3和P4電機,另一部分剩余電量則補充進電池內部,確保電池始終有電。
當車輛處于急加速、大負荷爬坡等高負載工況的時候,發動機、P3/P4電機則全力保障輸出,為車輛提供強大的動能。高負載工況運行完畢,車輛或繼續重復串聯驅動模式、或進入直驅模式。

在直驅模式下,3擋DHT變速箱減少能量轉換路徑中的損耗,同時也可以通過智能匹配擋位實現效率最優。當變速箱處于最高擋位時,車輛還支持最高210km/h的運行速度。相比起傳統油車而言,領克10等領克EM-P AI電混2.0車型的極速并沒有損失。另外還需注意,這套系統的P4電機可完全解耦,在直驅狀態下沒有拖拽動力損失,跑起來也會更順更省油。
所以在絕大多數的用車場景下,領克EM-P AI電混2.0都很難遇到電池真正虧電的情況。并且就算車輛的電池長期處于低電量狀態,領克10等車型的油耗也不會高。

在領克EM-P AI電混2.0“動力生態系統”中,涵蓋了一臺1.5T發動機,這臺發動機通過水冷EGR、缸內直噴+高效燃燒室等技術,實現了功率與效率的均衡。在所謂的“虧電”場景下,領克10的綜合油耗也能低至4.2L/100km。
能量調度系統會思考,這才是未來插混發展方向
在看到上一部分的時候,你可能會思考一個問題:當車輛處于發動機直驅狀態時,前方突然出現擁堵路況,那么在進入擁堵路段后,如何確保充沛的電量來應對即將發生的純電驅動模式?
這個時候,就需要“星睿AI云動力2.0”來實現動力系統的自主決策與智能調度了。

簡單來說,這套系統能夠基于導航數據、駕駛習慣來動態調整動力系統的運行模式。比如在直驅的情況下,前方如果存在擁堵路段,那么發動機就會打出“提前量”,提前為電池補能充電,確保進入擁堵路段時電驅系統有電可用。
或者我們再打個比方,當我們前往川西旅行時,由于當地上下坡路段比較多,充電樁也比較少。那么在這樣的環境下,EM-P AI電混2.0就可以自主判斷并保留下坡時的能量回收空間,從而達成性能、效率的進一步均衡。

你以為AI技術的思考能力,只是為了省油省電而生的嗎?
吉利汽車,不喜歡做擠牙膏的事。
得益于插混系統的AI管家,星睿AI云動力2.0還可以是“動力醫生”、“駕校教練”。
譬如在電池管理系統方面,領克EM-P AI電混2.0不僅首搭金磚電芯超級混動系列,同時AI算法還能精準控制小電流,有效抑制和消融鋰枝晶的生長。數據表明,AI技術,能讓動力電池壽命提升15%。

至于發動機管理,則更是輕松拿捏。AI技術可以精準判斷發動機運行時間,讓發動機基礎保養不再完全以駕駛里程作為唯一的判斷標準,通過精準的機油壽命預測,至高能延長50%的保養里程。
除此之外,動力系統中的AI還能調動起車輪的扭矩分配。比如在檢測到濕滑路面時,車輛可以快速切換到四驅模式,而在過彎的場景下,彎心一側的車輪還可以輕微制動,實現更順暢的過彎……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就會發現汽車的AI動力管理技術,不僅僅是讓車輛更省錢、更高效,而是真正可以賦能于駕駛。
結語
至此,我們也可以下一個結論:V8發動機的消失,除了聲音之外確實沒什么好懷念的。
當復雜的多模態插混架構,補齊燃油和純電動力短板;當AI的深度思考能力,為每一次行程做好規劃……回過頭來看,汽車行業的每一次技術創新,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一流的數據,更是為了實現優質的體驗。領克EM-P AI電混2.0,顯然就是為體驗而來的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