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豪華SUV市場的競爭正日趨激烈,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相繼推出了各自的全新電動SUV——全新寶馬iX3和梅賽德斯-奔馳GLC EV。兩款車型都承諾提供出色的續航里程、快速充電能力以及德系品牌一貫的性能表現。
但隨著特斯拉和中國品牌不斷抬高市場標準,這兩款傳統豪華品牌的電動車型究竟實力如何?我們來詳細對比一下。

一、外觀設計
寶馬iX3帶來了一次大膽的設計革新。其前臉設計靈感源自上世紀60年代經典的寶馬1500車型,將標志性的"雙腎"格柵進行了現代化演繹。不同于近年來越做越大的格柵設計,iX3反而采用了更窄更高的造型,搭配極細的LED日行燈,展現出一種克制的設計美學。

這種設計選擇證明了辨識度并非只能通過尺寸來實現。有時,打破常規反而能創造更強的視覺記憶點。歷史上許多經典設計都曾引發爭議,但正是這些與眾不同之處讓它們被銘記,而那些平庸的設計則逐漸被遺忘在歷史長河中。

奔馳GLC EV則選擇了穩健的進化之路。它保持了GLC系列經典的SUV比例和優雅線條,在傳承中尋求創新。新車采用了更精致的細節處理,如像素化中網設計和更具科技感的燈組造型,在經典體態中融入數字時代的審美元素。
從側面看,iX3呈現出更加低趴、流線的姿態,幾乎帶有跨界轎跑的運動感;而GLC EV則保持了傳統SUV的穩重氣質,通過精心雕琢的曲面和線條展現奔馳特有的豪華質感。

二、內飾設計
寶馬iX3的內飾延續了"以駕駛者為中心"的理念,但進行了數字化革新。全新的全景視覺顯示系統將關鍵信息投射到擋風玻璃下方,讓駕駛員無需移開視線即可獲取行車信息。17.9英寸的中央顯示屏采用懸浮式設計,與儀表臺形成層次感豐富的架構。

相比外觀,內飾的變化更加顛覆,秉承“少即是多”的理念,取消了傳統的儀表盤、經典的iDrive旋鈕、以及更多的物理按鍵,這既是寶馬DNA的現代演繹,也是面向智能時代的全新豪華設計宣言。
奔馳GLC EV的內飾則延續了品牌的豪華基因。可選裝的Hyperscreen超聯屏幾乎貫穿整個儀表臺,創造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奔馳巧妙地將傳統豪華元素與數字科技融合,精致的空調出風口、質感出色的物理按鍵與先進的觸控技術并存。
GLC EV的內飾注重營造溫馨豪華的氛圍,多色環境氛圍燈與高級皮質包裹相得益彰,打造出移動會客廳般的舒適體驗。

三、性能對比
從數據上看,梅賽德斯-奔馳GLC 400在動力方面表現更突出。其最大功率達到483馬力,峰值扭矩高達808牛·米,超過了寶馬iX3 50 xDrive的469馬力和645牛·米。這也直接體現在百公里加速成績上:GLC 400僅需4.3秒,而iX3則為4.9秒,兩款車均采用雙電機四驅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GLC還搭載了雙速變速箱,有助于優化高速行駛時的能效;而寶馬則繼續使用單速變速箱。
四、續航與能效
盡管奔馳在動力上領先,寶馬卻在續航方面表現更出色。這對許多電動車消費者來說可能是更關鍵的指標。iX3 50 xDrive在WLTP工況下的續航里程達到809公里,具體數值會因輪圈大小和配置高低有所不同。而奔馳GLC的WLTP續航為713公里,略遜于寶馬。

寶馬的優勢部分源于其更大的電池容量:可用電量為108.7千瓦時,而奔馳為94千瓦時。寶馬采用的第六代圓柱電池能量密度提升20%,充電速度提高30%,對于注重長途出行的用戶來說,iX3的續航表現無疑更具吸引力。

有趣的是,雖然寶馬續航更長,但奔馳的能效更高。GLC 400的能耗表現為7.5公里/千瓦時,而iX3根據配置不同,效能表現略有差異,大概范圍在6.2-7.3公里/千瓦時之間。這一優勢部分得益于奔馳的雙速變速箱,它在高速巡航時能更好地優化能耗,對常跑高速的用戶來說更具優勢。

五、充電表現
兩款車都基于800伏高壓架構,支持超快充,但寶馬的充電性能是更為領先的一方:
-
寶馬iX3:最高充電功率 400千瓦,10%至80%電量僅需21分鐘,充電10分鐘可增加372公里(WLTP)續航
-
奔馳GLC:最高充電功率 330千瓦,10%至80%需24分鐘,充電10分鐘可補充303公里(WLTP)續航
對于經常長途出行的用戶,更短的充電時間和更長的續航里程顯得尤為實用。

六、科技配置
寶馬iX3搭載新一代iDrive系統、貫穿式屏幕和寶馬智能個人助理,深度集成于用車場景。其全景視覺顯示系統將關鍵信息投射到擋風玻璃下部,重新定義了儀表盤的位置關系。

奔馳GLC配備MBUX Hyperscreen并引入"多智能體"AI系統,可接入ChatGPT、Google Gemini或奔馳自有助手。這意味著無論用戶提出何種問題,系統都能提供優化后的答案。

此外,奔馳還提供后輪轉向功能,提高了車輛在狹窄空間內的操控性,而寶馬則沒有此功能。GLC還可選空氣懸架,進一步提升了乘坐舒適性。兩款車型均支持V2H(車輛到家庭)和V2X(車輛到一切)充電,可作為移動電源使用。
在拖曳能力上,奔馳也更占優勢:GLC最大拖曳質量為2400公斤,寶馬iX3為2000公斤。

七、價格與上市時間
-
奔馳GLC 400:計劃 2026年底上市,基礎后驅版GLC 300+則要等到2027年初。價格尚未公布,但結合奔馳一貫的定價策略,其價格大概率會略高于寶馬
寶馬更早的上市時間和更低的起售價,可能對預算敏感的消費者更具吸引力。

寫在最后:
寶馬iX3和奔馳GLC EV展現了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道路上的不同選擇。iX3代表顛覆性的設計革新,打破了對寶馬品牌的傳統認知,用克制的設計語言表達對未來電動出行的理解;GLC EV則是穩健的優雅進化,在保持品牌經典元素的基礎上融入科技創新。
這兩款車都表明,寶馬和奔馳正在以各自的方式認真對待電動化轉型。它們能否在與特斯拉、比亞迪等品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最終還要看實際交付后的用戶體驗和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