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產汽車的一位高管表示,為在大規模效率提升計劃中削減2,500億日元(約合17.1億美元)可變成本,該公司正研究中國供應商的成本競爭力,并探索將他們的運營模式推廣至全球的方法。

圖片來源:日產汽車
9月17日,日產汽車“整體交付成本改革”負責人Tatsuzo Tomita指出,該公司正從中國供應商的實踐中汲取經驗,尤其是其對標準零部件的使用,以及與設計師之間的緊密協作模式。
Tatsuzo Tomita在橫濱日產總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已深入了解中國式的工作方法。目前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將這些方法應用于現有及未來車型的零部件生產中。”
Tatsuzo Tomita表示,日產汽車并非計劃縮減供應商規模,而是希望加強與供應商的協作。同時,Tatsuzo Tomita提到,中國供應商正加速全球化布局,已在匈牙利、摩洛哥和土耳其開展業務。因此,Tatsuzo Tomita指出,日產汽車正考慮將這些中國供應商納入其國際戰略,作為其未來潛在的合作伙伴。
盡管Tatsuzo Tomita承認2,500億日元的可變成本削減目標“規模龐大”,但他仍認為,只要日產汽車保持當前的推進勢頭——目前該公司已通過收集員工提出的數千條建議積累了這一勢頭——該目標有望實現。
Tatsuzo Tomita補充稱,由于不同車型的成本結構存在差異,這些成本節約措施的效果預計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才能更廣泛地顯現。
據悉,日產汽車當前的扭虧為盈計劃包括裁減約2萬名員工、整合7家工廠,而到2027年3月前削減5,000億日元成本是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一半成本削減目標預計來自固定成本壓縮,剩余部分則通過降低可變成本實現——此舉旨在確保截至2027年3月的財年內,日產的汽車業務能獲得營業利潤及正向自由現金流。
另外,9月17日早些時候,日產汽車宣布將關閉其位于美國圣地亞哥和巴西圣保羅的設計中心,以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而此消息公布后,日產汽車的股價收盤上漲1.6%,創下5月底以來的最高收盤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