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問界M8純電版正式上市,35.98萬元起售。表面看是家族矩陣的補充,實則意義更大。這不僅是問界M8的新選擇,更是華為與賽力斯在純電領域一次深水試探。
過去三年,賽力斯幾乎把所有精力放在增程技術。問界M9雖有純電版,卻銷量稀少,樣本量不足以支撐大規模驗證。M8純電版的單獨登場,顯然是要成為賽力斯純電體系的真正“實驗場”。
對賽力斯而言,最大的收獲在于充電與能效環節。官方數據提到15分鐘可補能30%至80%,705公里CLTC續航。能否在真實用戶群體中達成,這將為賽力斯提供首次大規模驗證的機會。
充電樁布局同樣是經驗來源。賽力斯宣布到2028年自建、合建4000座充電站,覆蓋全國干線和自駕線路。過去它依賴第三方網絡,如今必須獨立規劃,M8純電車主的使用反饋,將直接成為基礎設施改進的依據。
快充協議的兼容性,也是關鍵考驗。問界M8純電版基于800V平臺,理論效率高,但能否與市面主流樁匹配穩定,仍需實踐。不同地區、不同樁型的反饋,將沉淀成賽力斯未來標準化的寶貴數據。
電池安全更是硬指標。超過950項安全測試,130+安全指標,乃至700mm涉水、270秒底部火燒。這些并非紙面參數,真正價值在于大規模交付后數據閉環,形成可追溯的實測樣本。
對于華為而言,M8純電的上市不僅是補齊一條產品線,而是填補鴻蒙智行體系中的“短腿”。“五界”九成都以增程為主,純電經驗嚴重匱乏,華為需要一臺有銷量基礎的車提供全局反饋。
享界、尊界的純電銷量過低,難以成為實驗田。問界M8不同,它本就有增程銷量基礎,用戶群體龐大。一旦純電版有一定滲透率,便能快速提供樣本數據,這是華為急需的寶貴資產。
M8純電的另一層意義,是幫助華為在產品決策上積累對比經驗。比如續航達成率、充電便捷度、冬季衰減表現,這些數據能否逼近乃至超過增程,是未來決定鴻蒙智行產品規劃的核心變量。
賽力斯本身的獲益同樣不小。長期依賴增程,技術積累偏科。M8純電讓它第一次真正建立全鏈條的電池與電驅經驗,這不僅提升品牌抗風險能力,也讓其在華為體系中獲得更深綁定。
更重要的是,M8純電的實際市場表現將成為評估工具。如果銷量與用戶滿意度可觀,它將為享界、尊界的后續迭代提供信心與方向。若表現不佳,也能避免未來產品線重蹈覆轍。
因此,問界M8純電不是單純的車型豐富,而是一次戰略性投石問路。它既是賽力斯擴展能力的舞臺,也是華為彌補短板的實驗室。所有數據都將沉淀為未來決策的依據。
在新能源市場分化的當下,增程與純電之爭已成繞不開的話題。華為選擇繼續在賽力斯平臺試水,說明它不愿讓未來只靠一條腿行走。M8純電或許不是終點,卻是必須的一步。
問界M8純電的市場反饋,將遠超一款車的意義。它既決定賽力斯能否走向全面均衡,也關系華為能否讓“五界”真正站穩雙足。華為再次借賽力斯試水,這盤棋比表面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