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也要開始造轎跑了,命名Lafa5,很有個性,看設計更是完全跳出了零跑以往的風格。
有意思的是,“Lafa5”和法拉利“拉法”不僅讀音一樣,前臉、側面的設計細節也能找到相似感。再加上零跑之前和Stellantis的合作,還有法拉利董事長專程去零跑總部拜訪的消息,外號都被起好了“法拉零”。
不同于品牌當前以家庭用戶為主的車型布局,Lafa5劍指更年輕化、個性化的細分市場,并計劃以全球車型的身份推向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上半年財報已實現盈利,8月更是交付高達5.7萬臺,前8個月銷量在新勢力排名中持續第一,資金儲備充足,這也為其拓展多元產品線提供了堅實底氣。
- Lafa5要當“年輕人的第一臺個性轎跑”
從曝光的預告圖看,Lafa5的設計明顯帶著股“年輕的躁動”:封閉式前臉配貫穿式燈組,點亮后科技感拉滿;前機艙蓋隆起的肌肉線條,搭配微微上翹的溜背造型,運動感直接溢出屏幕;車頂還帶著激光雷達,尾部貫穿式尾燈和前臉呼應,英文標識取代了傳統車標,有種“不按套路出牌”的精致感。
并且據網上的相關消息,Lafa5基于零跑LEAP 3.5模塊化架構打造。該平臺與跨界車相同,支持后置電動機布局。
據行業分析,新車輸出功率可能達到215馬力,并配備容量為67.1kWh的電池組。
車身尺寸預計接近大眾ID.3(長4,262mm/寬1,809mm/高1,552mm)。
新車打破了零跑一貫的雙字符命名傳統,這一轉變被視為企業加速海外市場擴張的重要信號
不過比起設計,更關鍵的是它的“出身”:原本叫B05,是B系列里的“潛力股”,現在獨立成Lafa系列。這說明零跑不再滿足于“靠B系列走天下”,打破了零跑一貫的雙字符命名傳統,這一轉變被視為企業加速海外市場擴張的重要信號。
- 從“性價比之王”到“全譜系玩家”
零跑這兩年的定位其實很鮮明,靠10萬級C11、B10這類“用A級車的價格買B級車體驗”的產品,硬是在新勢力里殺出血路,8月交付量直接沖到5.7萬,甚至成了繼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勢力。
但光靠“走量”不夠。你看,B系列月銷能到3-4萬,C系列撐起4萬,可再往上,A系列要啃10萬以下的下沉市場,D系列得硬剛30萬+的高端局,中間還缺一塊“個性化蛋糕”,年輕人要的不是“什么都好”,而是“我最愛的那點特別”。Lafa5的出現,就是要把這部分需求“變現”。
零跑高級副總裁曹力說得實在:“個性化不是小眾,是大眾化市場。”換句話說,當大家都在卷“誰更便宜”“誰配置高”時,零跑發現,年輕人愿意為“符合自己審美”“能表達性格”的車多掏點錢,只要別太貴。
Lafa5的定位很聰明:基于B05成熟的成本控制,做設計、配置的“個性化升級”,價格卻依然卡在年輕人能接受的區間。
- 瞄準歐洲緊湊型電動車市場
Lafa5明確瞄準歐洲緊湊型電動車市場,直接競爭對手包括大眾ID.3、Cupra Born和MG 4。
零跑借助Stellantis團隊進行歐式調校,預計將在歐洲市場提供更具當地駕駛特色的產品。
據了解,零跑正在穩步推進歐洲本土化生產,爭取在2026年把B10和后續新產品在歐洲本地化生產。
- 電動EV:
個性化和走量,從來不是二選一。
零跑這兩年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總能把“看似矛盾的需求”變成現實,既要高配置又要低價格,既要走量又要做品牌,現在還要兼顧個性化。Lafa5的推出,不過是這種“矛盾轉化能力”的又一次驗證。
在新能源汽車從“野蠻生長”轉向“精細化運營”的今天,零跑的思路很有啟發:與其糾結“做個性還是做銷量”,不如想想“怎么讓個性成為銷量的新增長點”。畢竟,當年輕人愿意為一款“懂我”的車買單時,個性就成了最硬核的競爭力。
9月的慕尼黑車展,Lafa5會給我們什么驚喜?或許答案沒那么復雜,它可能不是一臺“完美的車”,但一定是一臺“最懂年輕人的車”。而這,可能就是零跑下一個“5.7萬交付量”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