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達這個名字似乎從車型轉為品牌之后,就一直萎靡不振,甚至在不少人的眼里,它已經淪為了“廉價大眾的代名詞”。而屬于捷達的神話,也從摘到大眾LOGO那一刻破滅了。

持續不理想的銷量,也從側面反應出了捷達品牌的衰退。2024年捷達品牌全年終端銷量為12萬輛,相比2023年的16.2萬輛,同比下滑25.9%,可以說下滑幅度還是較大的。

其中銷量下滑最明顯的車型就是定位中型SUV的VS7,在2024年該車累計賣了1.8萬輛,同比下降了43%,可以說是腰斬式下滑。這樣的表現也能看出,捷達品牌貴的車反而不受市場歡迎。

不過捷達品牌在接下來,還要繼續推出另一款全新中型SUV車型VS8。而從價格來看,它與之前的VS7高度重合,并且軸距、尺寸包括空間布局都很相似。所以真的很難讓人看明白它到底是不是VS7的換代車型,如果不是,那這兩款車一定會相互搶飯碗。

除了中型SUV賣得不理想以外,另外一款新推出的轎車VA7,也是和VS7一樣上不了大舞臺。新車2025年推出后,1-3月的平均銷量僅為 400輛左右。可以說這樣的事態也讓捷達品牌想要提升自身高度,變成了一件很難完成的事情。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結果,其實與捷達品牌初期給人留下的印象密不可分。早期的捷達品牌是靠VA3一路走過來的。當時捷達采用低價策略,但卻陷入了“低價低質”的死循環。初期車型捷達VA3的配置見過實車的小伙伴都應該清楚,它與同級別自主品牌車型相比,有著明顯的競爭力不足。

同時,捷達品牌在技術層面也缺乏競爭力,該車的所有技術可以說都是大眾淘汰下放的,比如車機和駕駛輔助系統,放在如今來看似乎真的有點當年捷達那味,而捷達VA3仍固守老舊的1.4T發動機。

即便是在新能源蓬勃發展的今天,捷達品牌似乎仍沒有做出電動化轉型的打算。而小編也想起了捷達品牌2022年宣稱要推出雙擎技術和純電方案,但遲遲未能兌現,所以新能源市場的這杯羹,捷達可能真的是吃不上了。

可以說在一汽-大眾的長期壓制下,捷達作為旗下的子品牌,很難有更高的突破,更多地是被用作消化大眾剩余產能的工具。所以這么來看,捷達品牌可能并非是一個追求高質量發展的獨立品牌。

另外捷達品牌的銷量占比在一汽-大眾總銷量中僅為7%,遠低于獨立前的15.6%,所以捷達品牌的成立不僅沒有再續捷達的神話,反而沒有幫助一汽-大眾拓展市場,如今的捷達也已逐漸淪為沉重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