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LaFerrari(官方中文名“拉法”,代號F150)是法拉利品牌于2013年推出的旗艦級混合動力超跑,定位為Enzo的繼任車型,全球限量499臺,融合了F1賽車技術、空氣動力學創新與極致性能,被譽為法拉利的“公路之王”。
拉法在設計上充分體現了F1賽車基因,低矮的蝶翼式車門、尖銳的前鼻錐、超低發動機罩設計,致敬20世紀60年代法拉利原型車(如330 P4),同時融入主動空氣動力學套件,風阻系數僅0.33。拉法的碳纖維單體殼車身由四種不同碳纖維材料手工層壓而成,重量僅1255kg,抗扭剛度提升27%,車架重心降低35mm,實現輕量化與剛性平衡。
拉法采用前輪拱內嵌主動式進氣口,后輪拱上方設散熱風道,尾部采用中央LED警示燈(源自F1賽車),搭配20英寸前輪(265/30 R19)與后輪(345/20 R20)的Pirelli P Zero輪胎,強化抓地力。
拉法的內飾就是F1賽車人機界面,方向盤集成觸控按鍵與換擋撥片,儀表盤可自定義顯示模式,座椅采用碳纖維一體式設計,參考F1車手阿隆索和馬薩的駕駛坐姿建議,提供賽道級支撐。還標配Brembo碳陶瓷剎車系統,制動盤采用新型復合材料,散熱性能提升。
作為十年前混動超跑3劍客之一的拉法,HY-KERS混動技術也是當時的里程碑,其核心組件包括一臺V12自然吸氣發動機,6.3L排量,最大功率800馬力,峰值扭矩700N·m,轉速達9250rpm,創同排量引擎轉速紀錄。其電動機輔助為后軸搭載120kW電動機,綜合輸出功率963馬力,峰值扭矩900N·m,0-100km/h加速僅需2.4秒,極速超350km/h。拉法配置了Brembo定制剎車盤,配合輕量化制動鉗,100-0km/h制動距離僅29.5米。
拉法還有先進的能量管理系統,制動與滑行時回收能量,電池組重60kg,布置于底盤中央,雖然純電模式續航有限,但混動系統可提升彎道加速效率。一切技術都同源于當時最新的F1技術。
拉法同樣采用了F1雙離合變速箱,7速雙離合設計,換擋響應時間僅20毫秒,支持“快速模式”與“運動模式”切換。懸掛系統則采用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獨立懸架,搭配自適應阻尼調節,車身動態由法拉利專利邏輯芯片實時控制,整合空氣動力學與混動系統數據。拉法首次整合主動空氣動力學與混動系統,過彎時保持V12高轉速,出彎瞬間釋放扭矩,實現動力無間斷輸出。
拉法全球限量499臺,購買者需擁有至少5輛法拉利或Enzo車型,且通過品牌審核,部分車主為F1車手(如阿隆索)。第500臺“紀念版”以750萬美元成交,成為21世紀最昂貴汽車之一。拉法(LaFerrari)不僅是法拉利技術的集大成者,更是超跑工業的里程碑。它以混動系統突破性能極限,以F1基因重塑公路駕駛體驗,其限量身份與賽道統治力使其成為收藏家與車迷心中的“終極法拉利”,而且從嚴格意義上說拉法到目前依然沒有正式的繼任者。
這次試玩的1/64拉法模型來自Street Buster,模型材質為合金,這不是第一款1/64合金拉法了,不過這款拉法的后蓋可以打開,模型的可玩性確實不錯;眾所周知的原因,法拉利的版權控制是非常嚴格的,像Street Buster這樣的品牌根本無法獲得法拉利的正式產品授權,因此品牌方用了不為人熟知的車型代號F150作為產品的命名。
模型采用普通開口紙套的包裝方式,紙套為藍色,車型和品牌標識為淺藍色,紙盒內部是亞克力透明罩和亞克力底座,底座上有金屬銘牌,模型還配送了一套可更換的輪轂;這款拉法官方指導價為158,實際到手會便宜點,考慮到模型整體可玩性和品質都較高,也不算太貴。
對比真車,雖然透視關系略有不同,但是整體形準還是很到位;拉法為中置引擎架構,車頭依然很長,其實這個和拉法設計參考F1有很大關系;紅色的素漆很符合法拉利的本質,漆面質感還是很好的;模型側面的各種通風口有些是真實鏤空的,有些是浮雕刻畫的,但看起還是很逼真的;側面的法拉利躍馬標應該是貼紙的,車窗邊框為黑色,車外后視鏡為獨立分件;前后蓋因為都是可分離設計,縫隙都稍顯大(真車也是有較明顯縫隙的);不過還是要說一下這款拉法有溢膠及各種漆面小瑕疵,品牌方還是要盡量提高品控。
模型的懸掛比較低,輪轂為拉法的原廠銀色輪轂,輪轂中央也有移印的躍馬標,剎車系統也是高度還原的,包括剎車碟和紅色剎車鉗。
模型車頭外形也基本沒有問題,模型大燈是透明分件的,不過內部細節一般;車頭中間位置的外形猶如F1的車鼻,車頭的通風口采用浮雕加黑色蝕刻片網的工藝,前唇也做得很輕薄,但外形結構上和真車還是有差別;車頭的躍馬標是貼紙的,樣子不能太精細(你懂的)。
車尾的外形也沒大問題,通風口用了黑色的金屬網來刻畫,質感不錯,躍馬標也是蝕刻片的,車尾還有大面積的移印碳纖維;拉法尾燈外形比較獨特,模型用了獨立的塑料件,而低位剎車燈和中央警示燈(類似F1)都是移印的;尾部擴散器整體涂黑,排氣管是金屬材質的,質感不錯,但沒對齊,模型有刻畫后車牌架。
多個角度對比真車和模型,姿態這一塊基本還是達標的。
模型的后蓋可以打開,而且開啟角度比較大,開啟后也能立起來;后蓋內側為黑色漆刻畫,通風口沒有鏤空。
模型的后蓋為狗腿結構,模型的發動機細節比較到位,有大面積的碳纖維移印刻畫,管線部分也有刻畫,發動機缸蓋的法拉利標志應該是蝕刻片的,整體上說這個發動機值得這個價位;值得一提的是模型的尾翼也是可動的,發動機側進氣格柵的也采用了蝕刻片金屬網。
模型的漆面整體質感不錯,后蓋中間為透明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的發動機,后蓋上的導風網也刻畫到了,車尾標志也是蝕刻片的;模型的內飾以黑色為主,但有較多的細節刻畫,碳纖維也有不少,座椅也做了分色,還有移印的四點安全帶;前蓋中間的通風口也是真實鏤空的,雨刮器則是蝕刻片的。
底盤基本就是平板一塊,浮雕的細節也很少,模型底盤的螺絲固定柱有凸起情況,從側面就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