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深藍沖擊高端市場的關鍵車型,深藍S09當前處境難言樂觀。其此前加推超長續航超充版試圖提振銷量,但不僅慘淡的銷量未有絲毫提振,反而因新車“加配不加價”的操作,與此前向老車主承諾的“一年保價”形成直接矛盾,最終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沖擊高端的愿景也成為泡影。

10月初,車質網發布9月份車輛投訴排行榜單,根據榜單顯示,長安深藍S09投訴榜單位居第二名,投訴共有180起,和投訴榜第3名拉開較大差距。其主要投訴問題同樣是新舊款迭代糾紛與銷售承諾不兌現,核心爭議在于四個月前承諾的“一年保價”未明確包含配置升級場景,新款“加配不加價”導致老款車輛變相貶值,且品牌未給出合理補償方案。

深藍S09在上市時被賦予了銷量支柱、品牌向上、技術標桿和全球化先鋒的多重使命。其初期訂單也顯示出市場對這款車的關注,但受限于產品本身的一些短板、品牌溢價能力以及殘酷的市場競爭,這些高期待最終未能轉化為實際的市場表現,其上市后的市場表現遠低于預期。根據第三方平臺數據,其上市后三個月即6-8月份的交付量分別僅為3250臺、2186臺和2467臺,與月銷過萬的目標相去甚遠。

為了進一步挽救深藍S09的銷量,深藍加推了一款S09的新車型。9月8日,上市僅3個半月的深藍S09突然推出超長續航超充版,在保持23.99-30.99萬元售價不變的前提下,將電池容量從40.18度提升至53.49度,純電續航最高提升43%,并新增5C超充功能。這種"加配不加價"的操作,實質是銷量承壓下的變相降價,而這與深藍5月上市時承諾的"一年保價"形成尖銳矛盾。

S09超長續航超充版上市后,市場銷量反而進一步下滑。9月前三周更是跌至單周100-200臺的低谷。與鄧承浩最初提出的"拿下大6座新能源SUV市場30%份額"的重大目標差距甚遠,市場對S09用腳投票的結果堪稱慘烈。根據第三方平臺的數據信息,深藍S09整個9月份的交付量僅為1246輛,也就是說,新車型推出后,銷量并沒有出現爆發,反而是進一步暴跌,

S09的潰敗并非孤例,而是深藍高端化戰略積弊的集中爆發。其上一款戰略車型G318的市場表現同樣慘淡:上市初期宣稱"5天訂單1.4萬",2024全年實際銷量僅8909輛,月均不足千輛,遠低于方程豹豹5半年3.2萬的銷量規模。

從G318到S09,深藍的高端化路徑始終缺乏清晰邏輯。深藍的主銷車型是S05,12-15萬的價位,貢獻了9月3.3萬總銷量中的1.9萬輛,占比高達57%,低端產品的銷量依賴嚴重稀釋了品牌高端認知。加之"車機推廣告""擦邊直播"等營銷翻車事件頻發,使得注重品牌價值的高端消費者望而卻步。

S09的潰敗給深藍帶來的不僅是市場份額的流失,更是生存壓力的陡增。長安汽車財報顯示,深藍成立6年多來累計虧損已超115億元,2024年凈虧損達15.72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10%,處于資不抵債狀態。截至9月底,共交付23.2萬輛新車,就算按照調整后的全球36萬輛的銷量目標,完成率也才64.4%,后續需月均銷售4.3萬輛才能達成,從深藍汽車目前的銷量表現來看,要實現這一目標機會非常渺茫。

深藍的困境本質上是傳統車企新能源轉型的典型縮影——擁有深厚技術積累,卻陷入"自說自話"的產品陷阱,最終在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S09的潰敗警示我們:高端化從來不是定價的自我標榜,而是產品力、品牌價值與用戶體驗的多維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