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關乎理想“純電命脈”的車型,正式發布了。
7月29日,理想汽車的第二款純電車型理想i8正式開售,理想i8共推出3款車型,售價在32.18萬元-36.98萬元之間,比此前的預售價35萬元-40萬元,便宜了3萬元左右。
圖源理想官方微信公眾號
作為理想花費一年時間打磨的車型,理想i8的身上,肩負著理想的“純電夢”。
理想不惜在i8的身上押上了全部“籌碼”:更長的純電續航、超低的風阻、在i8上首次上線了公司開發多年的自動駕駛架構——MindVLA,還不惜花重金改動外觀設計。
為了i系列能延續ONE和L系列的成功,理想在組織上也進行了調整,比如讓在ONE和L系列上立下戰績的高管重新主導i系列的迭代;在i8上市前一個月,將銷售與服務群組并入新成立的智能汽車群組等等。
在發布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中,理想都在認真為理想i8預熱。
早在今年2月,理想就發布了i8的圖片,理想汽車CEO李想也一改曾經的低調,“人設”也變得更友好了,他不僅頻頻在社交平臺中發聲、乘坐理想i8在蘇超比賽中現身,還登上了央視的《對話》欄目。
理想i8的發布會,也是理想創業十年來最“豪華”、時間最長的一次發布會,連李想自己都承認,這是理想汽車有史以來租用過的最大場地、舉辦過的最大規模發布會。
回看過去一年中的理想,為了i8能做出成績,是每一步都不敢走錯。
不過,理想為期一年的“慢工出細活”,決定了i8要面臨較為激烈的競爭,如今i8選擇的大六座純電SUV賽道已經聚集了問界M8、樂道L90、特斯拉Model Y L等各有實力的競爭對手。
再加上理想i8并沒有采取較為激進的價格策略,因此,它只能靠綜合實力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并為理想i系列殺出一條血路。
理想i8,夠不夠驚艷?
在推出i8之前,理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進行了反思和探索。
去年3月,理想發布首款純電MPV車型MEGA,但卻遭遇風波,影響了銷量。
而理想i8就是理想在MEGA的經驗上“痛定思痛”之后的結果,李想稱其為“能越野的小MEGA”。
當然,“小MEGA”并不是MEGA,理想i8的定位與MEGA有明顯區分,它沒有繼續做高端MPV,而是定位家庭6座純電中大型SUV,共推出了Pro、Max、Ultra三個版本,售價與自家的理想L8基本持平,分別為32.18萬元、34.98萬元和36.98萬元。
圖源理想官方微信公眾號
但在外觀上,i8還是保留了MEGA身上的部分特性,前臉還是那個標志性的造型,只是尾部不再方方正正,而是采用了“大屁股”的設計,與市面上的多數SUV相似。
在做“家庭出行”汽車上,理想還是很有經驗,在i8的舒適度上沒少下功夫。
其外形很像MPV,長5085mm、寬1960mm、高1740mm,軸距達到了3050mm;內部空間也很寬敞,據李想介紹,理想i8艙內有效長度超3.5米,空間表現超過了奔馳GLS、寶馬X7等全尺寸SUV。
內飾方面,i8依然保留了理想一貫的風格,“冰箱、彩電、大沙發”,尤其是大沙發,很多試駕過的用戶都表示后排座椅的舒適度很高。
圖源理想官方微信公眾號
此外,為了更貼合家庭出行的場景,i8的車身高度設計得也不算高。i8標配空懸,標準模式下的離地間隙是156mm,調到較高模式后的離地間隙為176mm,與理想L9的標準高度一致。
為了讓車輛在行駛過程更平穩,i8的車身采用了水滴形設計,放棄了前備箱,再加上純平的側窗、減少前擋和A柱之間的縫隙,風阻系數降低到了0.218Cd,而一般的SUV,風阻系數都在0.25Cd以上。
圖源理想官方微信公眾號
除了低風阻,i8還搭載了自研的碳化硅驅動電機,高轉速下的噪音下降到了3.5分貝。
除了噪音低,i8全系搭載的雙電機也擁有不錯的性能。前150kW +后250kW電機,綜合功率為400kW,約合544馬力,最大扭矩為660NM,零百加速為4.5s,在20%的低電量下,零百加速也仍然能保持5秒左右。
對于純電汽車用戶最關心的續航問題,i8標配三元鋰5C超充電池,Pro版續航為670km,Max和Ultra版本續航為720km。其充電能力也可圈可點,支持800V高壓平臺,可以實現10分鐘補能500公里。
更重要的是,理想i8的續航達成率也很高。據李想介紹,在續航達成率實測中,理想i8以92.8%的成績,超過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的82.6%和73.4%。
除了讓i8成為一款好開的純電車,理想還在i8的發布會上拿出了開發已久的自研輔助駕駛架構MindVLA,讓i8成了第一款搭載VLA的理想車型。
據了解,MindVLA是一款視覺-語言-行為大模型,是一個以強化學習為代表的方案,與普通的端到端模型有很大的不同。
其所有的模塊都是全新設計的,將空間智能、語言智能和行為智能統一在了同一個模型里。
即3D空間編碼器通過語言模型和邏輯推理結合后,給出一個合理的駕駛決策,并輸出一組周圍環境和自車駕駛行為的編碼,再通過Difusion(擴散模型)進一步優化出最佳的駕駛軌跡。整個推理過程都要發生在車端,并且要做到實時運行。
在MindVLA的加持下,理想i8被稱為是“買車送司機”,這套系統能在行駛的過程中,根據駕駛員發出的指令實時調節速度,完成靠邊、繼續行駛等動作,還能記憶車主的喜好,并規避一些極端情況下的安全風險。
圖源理想官網
可以說,理想在盡可能想把i8打造成一個“六邊形”戰士。
肩負新增長使命,
理想i8這次下足了功夫
回看過去的一年,理想上下為i8花費的心血太多了。
在MEGA遇冷的同期,理想L系列也出現了銷量不佳的情況,公司急需調整。
理想內部也一直在探索,根據晚點Auto的報道,那段時間,理想的三四十位管理者幾乎每天都在開會,提出了很多問題,甚至出了一些昏招。
最終,內部討論的結果形成了李想在3月21日發布的那份內部信,李想在信中承認團隊犯下了兩個錯誤:一是把MEGA的從0到1階段當成了從1到10階段去經營,錯判了商業驗證期與高速發展期的區別;二是公司上下被銷量欲望綁架,犧牲了理想原本最擅長的用戶價值和經營效率。
反思了錯誤,也道了歉的理想,緊接著就在去年的4月調整了組織架構,將車型產品開發團隊與商業產品商業團隊合并為產品線部門,負責產品的價值傳遞。
組織調整完成后,理想按照20萬-30萬、30萬-40萬、40萬以上的價格區間,劃定了三條產品線,有針對性地穩住每個價位段產品的銷量,并發布了新產品理想L6。
隨后,理想開始討論理想i8的定位,確定了將MEGA單獨定位成不求規模的品牌,將純電SUV做成單獨的產品線,并命名為i系列,在名稱上與MEGA進行區隔。
而MEGA身上的外形爭議也是理想最在意的部分,盡管頂著壓力,但看得出理想在低風阻和辨識度上是一點也不想退讓。
圖源理想官方微信公眾號
基于擁有家族化設計語言、低風阻、有SUV造型特性的三個原則,理想i8的設計方案改了又改,單是設計改動所產生的費用就有大約20億元。
除了在內部,理想為了i8能表現得更出色,幾乎是動用了所有的外部資源,對供應鏈合作伙伴提出的要求是“既要又要還要”。
比如理想i8標配的禾賽ATL激光雷達,是禾賽科技為其量身打造的,“ATL”其中的“L”就代表理想。根據36氪的報道,理想提出的要求是希望這款雷達的體積能盡可能小,功耗盡可能低。
但減小激光雷達的體積意味著雷達內部的光學口徑也會縮小,成像的質量也會受到影響,因此,禾賽最終通過一種特殊的光路設計和新一代芯片,讓ATL實現了體積減小60%,功耗減少55%,性能卻提高1倍的成果。
圖源理想汽車官網
再如除了超快充和強續航,理想還聯合寧德時代對i8身上這塊電池做了很多優化。
比如理想i8電池包的整體布局是根據i8的底盤,做了隨形的結構,讓電池包的空間利用率更高;同時,理想i8的電池包還采用了倒置技術,實現了熱害及煙氣與乘用艙的隔離,安全防護系數更高。
花費了如此多的心血,都是因為對于理想而言,理想i8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作為造車新勢力中最早實現規模化盈利的企業,理想雖有自己的主銷車型L系列,但一直沒能在純電產品上有所突破。
想要實現新的增長,并擺脫MEGA帶來的陰影,理想i8必須要打好第一仗。
純電是必須邁過的坎,
理想i8能搶到多少蛋糕?
盡管理想很擅長做家庭用車,殺入純電賽道也仍然選擇的是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但實際上純電大六座SUV的這條賽道并不好闖。
目前,在30萬元以上純電大型SUV的賽道中,擠著三個主要競爭對手,分別是特斯拉即將推出的Model Y L,蔚來推出的樂道L90,和問界推出的M8純電版。
這三款產品各有長處,理想i8面臨的壓力也不小。
圖源理想官方微信公眾號
分別來看,蔚來推出的樂道L90,預售價為27.99萬元起,BaaS方案價格為19.39萬元起,在價格上占據優勢。
問界M8純電版的起售價在37.8萬元,在價格上更高,但問界有華為鴻蒙車機系統的加持,華為的自動駕駛技術一直是華為四界產品的一個賣點。
特斯拉的Model Y L雖然尚未正式發布,但作為常常坐在“對標位”上的品牌,特斯拉Model Y L不可小覷。
Model Y L的定位也是6座布局、大車身尺寸和長續航里程,這恰好與理想i8的定位相似。
除此之外,30萬元以上的純電車型實則并不是銷量主力。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2025年1-4月,30萬元以上市場純電車型銷量不足8萬輛,新能源車市場約九成份額被插混和增程占據。
這或許是消費者仍普遍存在“續航焦慮”的緣故。因此,上述報告還認為,30萬元以上的中高端純電市場雖有出現明星車型的機會,但整體空間有限、不是主要細分市場。
理想i8想在這樣一條狹窄的賽道中搶份額,并不容易。
當然,即便前方是一片紅海,理想也必須面對。
從市場需求來看,消費者對大空間、舒適度高的SUV或MPV汽車的需求越來越高,這一點從特斯拉布局Model Y L上就可以看出。
而理想在家庭用車方面一直很有話語權,很清楚如何做讓全家出行變得更舒適的產品。
同時,理想在i8身上下的功夫不會白費,不管是在VLA技術還是在低風阻、低能耗等方面的堅持,都會給理想帶來一些正向的回報。
除此之外,或許理想也并不希望過于追求銷量。
一方面是定價,從預售到正式上市,理想i8的價格都在30萬元以上,這意味著理想并沒有意圖用價格來促進銷量。
另一方面是在營銷策略上,最典型的就是李想發布的博文大多是圍繞對產品價值、VLA技術等方面的理解,還發文祝賀公司的自動駕駛團隊成功發表ICCV論文。
今年5月下旬的一場投資者溝通會上,理想汽車CFO李鐵曾對外表示,純電車型的整體銷量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于將在下半年發布的i8和i6能否真正滿足用戶需求。
圖源理想汽車官網
也就是說,理想i8很可能是理想i系列的“定調之作”,真正的沖量產品可能是后續即將發布的i6。
有機構預測,i6以特斯拉Model Y為基準,起售價約25萬元,預計月銷量在1-1.5萬輛之間。它的主要競品包括小米YU7等。
理想在i8上寄托了很多期待,i8也是理想證明純電實力的關鍵車型,只有i8被認可了,理想的純電系列,才算開了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