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沒想到啊,在汽車銷售最火爆的“金九銀十”月份,馬自達的EZ-6這款車型,居然在9月反倒僅售出去了972輛新車。要知道,8月份EZ-6可是還賣了2741輛新車,本以為9月能再創新高,卻沒成想銷量直接大跌超2倍。那這到底是啥原因,讓原本銷量有所起色的馬自達EZ-6又沒什么人想買了呢?在我看來,原因主要有以下這幾點。


1、品牌形象與新能源賽道不匹配

“馬自達”光環在燃油車:馬自達的傳統優勢是“人馬一體”的操控感和魂動設計,這些在燃油車時代是金字招牌。但在新能源時代,消費者的核心訴求變成了 “智能、科技、續航、性價比”。盡管馬自達已經很努力地讓自己變得更年輕和智能化,但說句實在的,很多人還是會把它和長安深藍所相掛鉤起來,而這就會影響到車型在終端的銷量情況。

“換殼深藍”的認知:盡管馬自達和長安都強調EZ-6是聯合開發,但消費者和媒體普遍將其視為“換殼深藍SL03”。如果核心技術和平臺沒有本質區別,那我消費者為什么要花更多的錢去買一個在新能源領域沒有建立起獨特技術標簽的“馬自達”呢?因此,這便導致馬自達的品牌溢價無法有效支撐,消費者自然也就不買賬。
2、產品力本身缺乏“成為爆款”的亮點

必須得承認,EZ-6的造型設計確實漂亮,相應地融合了馬自達的魂動理念和新能源風格,內飾質感也比深藍SL03更好。不過,在當前“卷上天”的市場里,僅靠“好看”和“質感”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能成為“大爆款”的亮點才行。

就比如說在智能座艙(車機系統流暢度、生態應用)和智能駕駛(高階輔助駕駛功能)方面,EZ-6與頭部新勢力(如小鵬、問界)甚至與同價位的國產第一梯隊相比,它并沒有明顯的突出優勢,而僅僅只是“跟上了主流”。

再比如說EZ-6所主推的增程版本,放在增程市場,它又要面對比零跑、深藍所帶來的的強大壓力;而在純電市場,品牌和技術積累又不如特斯拉和吉利等品牌,所以從動力系統方面來說,如今的“電動馬自達”顯然是不如在燃油車領域如魚得水的。
3、營銷聲量始終不足,未能真正實現跨越圈層

其實我一直都沒弄明白,EZ-6到底想吸引誰?是原來的馬自達燃油車粉絲,還是廣大的新能源潛在買家?從營銷上看,長安馬自達似乎兩者都想抓,但結果卻是兩頭都沒抓住。

在我看來,老的馬自達粉絲可能因為其“非純血統”(非轉子、非創馳藍天)而猶豫下訂;新的消費者則更傾向于選擇那些在新能源領域聲量更大的品牌,比如零跑、比亞迪、蔚小理等等。這就導致馬自達處在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另外,EZ-6在上市初期有一波宣傳,但在后續的持續曝光、話題制造和用戶互動明顯不足,于是乎,車子很快就在信息爆炸的市場中“沉默”了。

總之,馬自達EZ-6如今的局面真挺尷尬的,你說它價格貴吧,最低價格其實也已經來到了9.98萬起步。你說它值得買吧,我感覺隔壁的比亞迪、吉利、奇瑞甚至深藍旗下的新能源車都比它要更值得購買。所以,或許幾百到幾千輛的銷量水平也就是EZ-6這車的真實水平了吧,你們覺得呢?評論區里留言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