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5 日,奇瑞汽車以 30.75 港元 / 股的招股價上限登陸港交所,募資規模達 91.4 億港元,成為年內港股最大車企 IPO。公開發售 238 倍的超額認購熱度,以及 13 家知名機構的基石投資,既彰顯了資本市場對 “技術奇瑞” 的認可,更為旗下高端品牌星途的突破發展注入了關鍵動能。恰逢此時星途完成管理層迭代,新團隊攜上市資金紅利與技術儲備,正全面加速高端新能源市場的破局之路。

奇瑞在招股書中明確了募資的五大投向,其中 60% 直接服務于星途的高端化需求:35% 用于車型研發,25% 攻堅下一代汽車技術。這一資金規劃與星途的技術布局形成高度契合 —— 作為奇瑞 “技術集大成者”,星途已依托集團 “瑤光 2025” 技術儲備搭建起 M3X 超混平臺與 E0X 電動平臺,但此前受限于資金,部分尖端技術落地節奏偏緩。如今有了上市資金加持,星途正加速關鍵技術的量產應用:800V 高壓架構滲透率將在 2026 年前提升至 80%,搭載寧德時代神行電池的車型可實現 “充電 11.5 分鐘續航 515 公里” 的補能效率;智能駕駛領域則在獵鷹系統基礎上,新增端側 AI 大模型部署,2025 款星紀元 ES 已搭載 8295P 芯片,支持全域場景的智能交互與輔助駕駛功能。
更值得關注的是平臺化協同帶來的效率提升。在奇瑞國內業務事業群 “四駕馬車” 架構下,星途可與品牌共享電池供應鏈,使電池成本降低 15%;與艾虎品牌協同開發電驅系統,將新品研發周期從 24 個月壓縮至 18 個月。這種資源整合效應已初見成效:全新星紀元 ET 從立項到量產僅用 18 個月,便實現了 3.45m³ 同級最大艙內空間與飛魚底盤 2.0 的技術組合。
此次星途管理層迭代堪稱 “精準補位”:黃招根的職責預計會由劉赫寧接替。劉赫寧加入奇瑞體系,曾在長城汽車任職,負責高端品牌魏牌的營銷;戰略負責人劉濤則帶來理想汽車的用戶思維,擅長場景化產品定義。二人上任后迅速啟動兩大核心動作:
一是產品矩陣的精細化聚焦。星途將資源集中于新能源主力車型,2025 年上海車展推出的概念車天璣已勾勒出旗艦方向 —— 這款基于 E0X_L 平臺的大六座 SUV,搭載 7D 智能全地形系統與 880kW 四電機,純電續航超 600km,增程版綜合續航達 2000km,更配備全球首創的智能類高壓氧艙與衛星通訊系統,直接對標百萬級豪華 SUV。同時在售車型持續迭代,2025 款星紀元 ES 推出 5 款配置版本,價格覆蓋 19.98 萬 - 27.98 萬元區間,其中四驅旗艦版以 0.205 的超低風阻系數實現 710 公里純電續航,精準擊中中高端家庭用戶需求。
二是品牌價值的具象化傳遞。黃招根主導發起 “敢超越?極限探索者計劃”,聯合登山家劉先玲等極限挑戰者,通過 “37.82° 雪坡登頂”“31.9 米高空墜落試驗” 等場景化驗證,將 “技術可靠” 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品牌精神。這種價值傳遞已初見成效:2025 年星途用戶平均成交價突破 30 萬元,較去年增長 22%,品牌溢價能力顯著提升。
奇瑞連續 22 年的出口優勢,正成為星途的全球化跳板。數據顯示,奇瑞 2024 年海外銷量達 114 萬輛,占比 44%,在中東、東南亞等地建立起成熟的渠道網絡與用戶基礎。星途依托這一優勢,已在 20 國布局 170 個網點,在中東市場贏得 “中國雷克薩斯” 的美譽。此次上市募資的 20% 將專項用于海外拓展,星途計劃在 2026 年前完成三大動作:在歐洲建立智能駕駛研發中心,針對當地法規優化獵鷹 900 輔助駕駛系統;在中東開設 15 家直營體驗中心,重點推廣星紀元 ES 增程版;參與達喀爾拉力賽,通過賽事驗證強化全地形技術的品牌認知。這種 “技術輸出 + 本地化運營” 的策略已顯成效。2024 年星途海外銷量同比增長 67%,其中中東市場占比達 35%;2025 年香港車展上,星紀元 ET 憑借 “移動豪華平層” 的產品定位,訂單量三天突破 500 臺,為進入東南亞高端市場奠定基礎。
結語:從技術積淀到市場突破的關鍵一躍
從 2017 年法蘭克福車展首秀到如今的產品矩陣成型,星途的高端化之路始終依托奇瑞 28 年的制造底蘊。如今港股上市帶來的資金注入、架構調整實現的資源整合、新團隊帶來的市場化思維,正形成合力推動星途突破發展瓶頸。隨著天璣概念車逐步落地、現有車型持續放量,以及海外市場的加速滲透,星途有望在 2026 年實現高端市場占有率提升至 8% 的目標,真正成長為奇瑞品牌向上的核心引擎,更為中國汽車品牌的高端化轉型提供 “技術筑基 + 資本賦能” 的可借鑒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