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似乎很熱衷推新品牌,先有捷達從一款車升級為一個品牌,近期又推動捷達品牌從一汽-大眾獨立出來運營;再有大眾安徽推出所謂的金標大眾。最新的案例是奧迪在上汽奧迪旗下推出了AUDI品牌,首款產品純電轎跑E5 Sportback也于9月16日剛剛上市。
每個新品牌都承擔著不同的使命,對于AUDI品牌來說,就是要以全新的形象、全新的產品來扭轉豪華品牌在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不利局面。那么,AUDI品牌如何完成這個使命?

奧迪E5 Sportback上市次日,EV世紀等媒體采訪了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陶海龍,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 宋斐明(Fermín Soneira),上汽奧迪營銷事業總經理施鵬澤(Stefan Poetzl),上汽奧迪營銷事業副總經理謝施奇。通過一番深入交流,筆者對這個問題有了更多的理解。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采訪中,陶海龍兩次提到了“躬身入局”,第一次是采訪開始時,在回應合資品牌是否只要復制了“美美與共”路徑就能成功這個問題時,他說“能否真正‘躬身入局’是衡量能否合作成功的關鍵前提”,這也是他對“美美與共”的理解。第二次是在采訪結束時,他說“在發展快速和競爭激烈的中國新能源市場,奧迪的新能源甚至引領著新能源智能化的發展。只有躬身入局,在中國找到解決方案才有機會”。
陶海龍這兩番話都是說給奧迪方面聽的,但在筆者看來,只有奧迪和上汽都“躬身入局”,AUDI品牌才有機會成功。當然,到目前為止,雙方確實是這么做的。不過,綜合考慮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環境、奧迪在華電動汽車業務發展現狀、南北奧迪的競合關系都諸多因素,上汽和奧迪必須采取更具突破性的做法,才能擴大AUDI品牌的贏面。
奧迪在中國市場啟動AUDI品牌,并將它作為全新的智能電動汽車的載體,這種做法具有某種“試驗”性質,進可攻退可守。
如果成功了,固然很好,字母標識的AUDI也是奧迪(奧迪早期使用的就是字母標識)。未來在中國市場,奧迪將同時擁有四環標識和字母標識兩個品牌,面對不同的客戶群體,順利實現向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轉型。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這未嘗不是一次大膽突破的機會。奧迪的系列電動車在中國市場并不成功,AUDI品牌以全新的形象、更具智能電動汽車特點的造型設計、更務實的定價,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E5 Sportback上市半小時訂單量突破1萬輛,也表明還是有不少用戶認可新品牌和新產品的。
對于急需擴大銷量規模的上汽奧迪和急于找到電動化智能化轉型道路的奧迪來說,E5 Sportback開了個好頭,但未來的路還很長,不確定性也很多,只有上汽和奧迪充分互信、緊密合作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陶海龍表示,上汽奧迪找到了一條適合豪華品牌在新能源市場轉型的路徑,E5 Sportback是戰略轉型的重要起點,它也考驗著雙方的合作能力,我們“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同時我們也相信“只會成功,不會失敗”。
如何成功?首先,推出AUDI品牌必須是一項長期戰略,而非短期行為。宋斐明在采訪中也表示,AUDI品牌有長期的市場戰略。未來兩年,AUDI 品牌將持續推出兩款全新產品,進一步豐富奧迪的電動化產品矩陣。目前,下一款新品已進入最終準備階段,很快將與中國消費者見面。
對于E5 Sportback采用上汽的車型平臺,宋斐明毫不諱言,他說“我們基于上汽集團平臺共同開發技術,這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奧迪基于此做了大量努力,雙方共同打造了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數字平臺”。不過,他也表示“”雖然平臺一樣,但原料不一樣,車型自然不同,就像米其林餐廳的主廚一樣,奧迪工程師用最優質的”原料”和豐富的經驗,將奧迪的基因融入”配方”中,將我們的 E5 Sportback 打造成一道精湛的“佳肴”。
目前尚不清楚AUDI第二款車型的定位,以及它是否是一款純電車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訪結束后的交流中,陶海龍確認,奧迪·上汽合作項目未來的車型將不僅僅限于純電,對增程、插混等也保持開放。
第二,上汽奧迪必須盡可能地擴大其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這也是提升銷量的關鍵。但這項工作的進展取決于上汽奧迪整體銷量的增長速度和經銷商投資人的信心。
施鵬澤說,在銷售渠道網絡方面,上汽奧迪的網絡擴張速度極快。僅今年一年,我們就開設了超過90家全功能用戶中心,到今年年底前,這個數字將突破240家,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并且,在過去6到8周里,上汽奧迪對所有現有展廳進行了升級,融入了全新的AUDI品牌元素。
謝施奇說,除了門店的快速擴張,上汽奧迪也在加強經銷商銷售流程的管理,以及銷售人員的梯隊建設,力求讓服務體系配得上E5 Sportback這款優秀的產品。他也表示,E5 Sportback的銷量目標是“要在B級豪華轎跑或轎車市場進入Top 3。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細分市場真正有一席之地,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目標”。
交強險數據顯示,今年1-7月,小米SU7總上險量為177719輛,月均25388輛;特斯拉Model 3總上險量為102433輛,月均14633輛;蔚來ET5(含ET5T)總上險量為36529輛,月均5218輛;極氪007總上險量為26363輛,月均3766輛。基于競品的銷量數據,筆者認為,E5 Sportback的月銷量必須超過5000輛才算成功。
正如宋斐明所言,1988年,奧迪是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豪華汽車品牌。過去這些年,奧迪作為“先鋒者”有了很大的變化,市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奧迪來說,是時候做出一些改變了,開啟“美美與共”的全新合作模式,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筆者認為,既然要改變,那么不妨改變得更徹底一些。比如,在產品定義方面,以中方團隊為主體,打造中國消費者喜歡的設計和功能體驗(比如為E5 Sportback增加一臺小冰箱);在品牌營銷方面,大大方方地傳播AUDI品牌;在平臺架構方面,雙方共同投資開發全新的智能電動車平臺;在智能化技術方面,擁抱最強的合作伙伴,比如華為;在產品的動力形式方面,不要拘泥于純電,也應該覆蓋增程或者插混等等。
一句話,只有突破常規,才能啟迪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