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東風本田舉行了CR-V全球1500萬臺達成暨CR-V 全球30年榮耀款下線活動。
在CR-V這款經典車型的新里程碑時刻,也是在東風本田這家合資車企的重大轉型節點,我們與東風本田車型研發的負責人,東風本田新車型中心副所長趙磊做了一次長談,從CR-V的車型歷史聊到東風本田的混動戰略,站在全球化視角、中國汽車行業視角、本田技術發展視角,對CR-V的成功做了復盤。

東風本田新車型中心副所長趙磊(左)接受DearAuto采訪
30年來,CR-V暢銷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全球累計銷量突破1500萬輛,自2004年東風本田將CR-V正式引入生產以來,在中國也累計銷售了320萬輛。
即便在汽車新勢力與國產新能源品牌的圍攻之下,東風本田CR-V今年上半年依然取得了終端銷量88665輛,同比增長8.39%的市場表現,5月份,CR-V上險數據更位列全品牌全級別燃油SUV銷量第一。

CR-V三十年的發展歷程提供了一個值得思考的樣本:如何在傳承與創新、堅守與進化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在技術變革中堅守品牌的初心,如何在市場競爭中堅持長期主義。
0
1
哪有什么長盛不衰的秘訣,只有不改的初心
回顧CR-V三十年的發展歷程,趙磊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十年是第一代和第二代CR-V,屬于初步探索和產品定義階段,將越野功能與城市SUV做了完美融合,精準捕捉到市場需求的細微變化。“東風本田CR-V在中國市場是城市SUV的開創者,本質上還是聚焦于客戶需求的變化。”
第二個十年是第三代和第四代CR-V的調整和進化期。通過FUNTEC技術的全面應用,在安全、駕控、空間、油耗等全維度實現技術進化,奠定了產品均衡的價值體系。
第三個十年則面臨電動化轉型挑戰。從第五代CR-V開始布局“一車三動力”,到第六代車型進行智能化補齊,CR-V始終在堅持造車初心的基礎上順應時代變革。

2004年5月,CR-V國產下線。
在趙磊看來,CR-V能夠30年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是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堅守好開、省心、安心、舒心的品牌初心。“這些是最底層、最基礎的東西,是(我們)所有產品開發的基石。”趙磊說。
“可是有新勢力創始人公開表示,這個時代還在談安全有點無聊。理由是他認為現在的車都已經很安全了。”
對此趙磊并不認同。他用馬斯洛需求理論來闡釋本田的造車理念:“安全是在第一層,安全穩定可靠地把用戶從A點帶到B點,這是車這個伙伴能夠提供的最基礎價值。”趙磊表示,如果連基礎的東西都不去做好的話,其他的價值都是站不住腳的,都是舍本逐末。
他分享了一個開發過程中的小故事:CR-V作為全球車標準非常高,比如安全氣簾爆破的展開面積必須達到本田的設計標準,否則不能上市。“可能對于99.99%的人(氣簾爆破)都不會發生,但就是為了那0.01%,本田也不愿意降低一丁點標準。”趙磊說,這可能看起來很軸、很固執,但這就是本田的品牌基石,是不能觸碰的底線。

CR-V是同級別中少數既獲得過C-NCAP五星評價,又獲得過中保研C-IASI雙安全認證的車型。從入門版開始,CR-V就標配十個安全氣囊,這在同級車型中是很少見的。趙磊透露,內部也曾經討論過能否把低配車型氣囊減到六個來降低成本,因為“客戶感知不太大,很多人一生也不會觸發一次”,但最終安全還是不容妥協的底線,即便在當前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環境下。所以CR-V的氣囊數量目前是同級中領先的,因為本田的理念認為安全不能妥協。
在三十年的產品演進中,CR-V如何平衡傳承與創新?
趙磊認為,本田最主要的一個底色是它對于所有質量、安全、可靠性的造車體系的堅持。“不會由一個人或者是換了一個領導而改變。”
在劇變的市場環境下,很多人包括趙磊也希望本田能更快速地自我改變,但在與日方工程師交流時,有一點令趙磊深受觸動:大家提到的一些訴求,本田全部都能看到,但本田并沒有照單全收去“改進”,是因為他們堅持的造車理念還沒有到發生變化的時候。

“一旦造車理念發生了變化,形和手段的東西實現起來很快也很容易,但如果連理念都變了還是本田嗎?”
在趙磊看來,創新其實不難,難的是對品牌理念和造車之道的堅持。
0
2
CR-V階段性放棄插混,但東風本田并沒有
對于即將上市的改款CR-V,趙磊確認將提供燃油和混動兩種版本,暫時沒有計劃投放插混版本。
從CR-V的銷量結構來看,燃油車約占80%,HEV約占20%。暫時放棄PHEV這一決策基于非常現實的考慮,“我們自己也做了很多對標分析,發現按照本田的技術標準、品質標準、安全標準,我們的成本高于很多廠家的銷售價格。”

CR-V e:PHEV插混車型
另外,趙磊坦言本田i-MMD的理念是追求駕駛質感與環保能耗的完美結合。假設把CR-V e:PHEV上的電池改為磷酸鐵鋰、電池加大、增加超充,這些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而且成本還能下降,但是帶來的整車效率和駕駛質感的下降,違背了當初的理念。
對于CR-V階段性放棄PHEV,在DearAuto看來是有點小小遺憾的,因為本田的獨門技術i-MMD其實特別適合做PHEV,并且它在行業里依然是最好的一套插混構型(P1+P3),這套構型本田是最早應用的。雖然這套系統做HEV也非常優秀,但從滿足用戶需求角度,PHEV可以覆蓋HEV,反過來卻不行。
這一點趙磊也認同,他強調,這只是階段性的決策。“我們也在關注市場的發展,PHEV我們也一定還會推,但不一定基于CR-V。”
0
3
HEV市場機會依然巨大
過去幾年,雖然國內PHEV和HEV市場呈現出非常明顯的此消彼長,但趙磊認為HEV憑借其獨特價值依然存在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CR-V e:HEV混動車型
首先是省心。“不用天天想著充電的事情,而且因為油耗很低,連加油頻次也很少。”
“事實上也很省錢,CR-V混動百公里油耗僅需5升,每公里油費不到4毛,如果在高速服務區充電,每公里電費也差不多要三四毛。”我補充道,“如果在家里充電,確實用電還是更便宜,但不是每個中國家庭都具備這個條件。”
另外,政策的變化可能會給HEV帶來一定程度的利好,趙磊表示,比如新能源車已經明確明年要繳納一半購置稅了,未來油電同權是大勢所趨。在更加公平的政策環境下,HEV其實有很多相對優勢,比如輕量化。
“(相比新能源車)混動它輕啊,同等級的車整備質量HEV輕很多,而車一輕帶來的是環保、能耗、操控等全方位的優勢。”
在強化HEV戰略的同時,東風本田會繼續堅持全路徑的電動化轉型。“燃油、HEV、PHEV、純電都會做,每個路線都要推精品。”東風本田是合資企業中第一家走全路徑電動化的企業,趙磊承認在探索過程中沒有達到很好的銷量,相比對手新能源轉型有一些落后。“接下來要把有限的資源花到刀刃上,聚焦未來,面向客戶的真正需求,好好的去反思,提升能力。”
0
4
什么樣的車才是一臺好的家用車?
反思并不意味著一味地遷就市場,趙磊認為當前汽車行業存在著非理性的一面,比如把普通家用車越造越大、越做越快,堆砌了太多的功能和配置。趙磊認為這都是行業高度內卷的一種表現,但都是階段性的,一定會回歸理性。
“從本質上講,還是想去把整個產業技術去做一些快速的進化,但在競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跑偏甚至是挑戰底線的現象。”趙磊認為,汽車行業就像家電、手機行業一樣,也會經歷成長期、過度競爭的混亂期,最后回歸到穩定期。

用戶要的是大空間,而非大尺寸。CR-V在同級車中是著名的空間大師。
對于什么才是一臺好的家用車,趙磊認為還是應該從用戶的實際價值出發。他舉例說,從實際體驗的角度,車并不是外形越大越好,用戶要的是有限的外形尺寸下最大化的實際空間,這就是本田的MM理念(機械空間最小化,乘員空間最大化)。
趙磊認為,需求的精細化未來一定是一個方向。“以前小車在國內賣不好,因為大部分人買的都是家里的第一臺車,一方面大可能確實是剛需,另一方面大一點有面子。最近兩年為什么小車突然開始賣好了,因為已經是家里的第二臺、第三臺車了,消費者更看重出行的便利性,這時小車反而有優勢。”
新款CR-V強化了智能化,但依然保留了大量的物理按鍵,因為就許多操作而言,物理按鍵依然是最直接、最高效、最簡單的;新款CR-V也沒有把外形尺寸做得很大,因為那并不是用戶真正需要的,大些還是小點,因人而異,但不能一味追求外形尺寸大,內部空間大才是最實用的。

此次中期改款CR-V將智能系統進化到Honda CONNECT 4.0,今年上海車展本田也官宣了與Momenta的合作,未來將通過生態合作和本土化解決方案,讓車型更加適應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