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小鵬X9增程版上市,讓市場重新審視這家以純電起家的車企轉型增程賽道的深層邏輯。從2019年首次內部推動增程項目被否,到歷經五次討論終獲通過,何小鵬坦言這個過程"痛苦且糾結",就像一把反復推拉的抽屜,最終在2025年完成了這個項目。
一家純電起家的造車新勢力,選擇增程路線的動機是什么?小鵬和其他造車新勢力在驅動和智能兩個戰略新能源目標上看問題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小鵬X9增程版本上市后,在終端市場的競爭力到底是什么?這些問題是討論小鵬增程造車繞不開的話題。
增程路線的五年博弈
小鵬對增程技術的探索,始于一場長達五年的內部拉鋸。早在2019年,何小鵬就首次在公司內部提出發展增程,但前四次提案均被否決,核心阻力來自技術團隊對純電路線的執念,以及對增程技術成熟度的謹慎判斷。彼時新能源行業正陷入"增程是否過時"的論戰,作為新勢力車企,小鵬的技術基因是純電驅動系統,而增程器本質上源于傳統燃油發動機改良,這讓習慣了電驅邏輯的團隊難免心存顧慮。直到2022年,隨著理想L9憑借增程SUV實現月銷過萬,市場用數據證明了增程技術對家用大車的適配性,小鵬才正式啟動增程產品調研,這場內部博弈終于迎來轉折點。

選擇MPV作為增程技術的首發載體,是小鵬產品和市場需求的一種思考。從用戶需求來看,MPV的核心場景是家庭長途出行,充電不便、續航焦慮是純電MPV的天然短板,節假日高速排隊充電、冬季續航縮水等問題,讓許多家庭用戶對純電MPV望而卻步。而增程技術"城市純電、長途加油"的特性,恰好精準擊中這一痛點。數據顯示,2025年1-9月MPV市場中,增程、插混等混動車型占據主流,純電MPV市場份額始終有限,這意味著增程MPV面對的是一片需求旺盛的藍海市場。小鵬動力總成負責人顧捷曾坦言,增程技術本身并無特別前沿的突破,關鍵在于能否找到差異化切入點并把握上市時機,而MPV市場的用戶痛點,正是最佳的突破口。

增程路線帶來的成本與效率優勢,成為小鵬雙線布局的重要支撐。相比純電車型,增程版通過"大電池+小增程器"的組合,在保證452km CLTC純電續航覆蓋日常通勤的前提下,大幅減少了電池用量。小鵬X9增程版搭載63.3kWh磷酸鐵鋰電池,相比純電版減少31.5度電,按每度電600元計算,僅電池成本就節省約2萬元。更關鍵的是,小鵬與中創新航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放大了成本優勢。而通過供應鏈多元化布局,調整供應份額讓整體電池采購成本進一步降低。在效率層面,小鵬首創的800V混合碳化硅同軸電驅系統綜合效率高達93.5%,即使電量剩余8%,動力仍無衰減,配合5C超充技術,12分鐘即可補能70%,實現了成本與效率的平衡。

這種造車平衡是小鵬"純電為主、增程為輔"的布局邏輯。按照規劃,X9之后,G6、G7、P7+等車型都將推出增程版本,2026年更是計劃投放7款新車,覆蓋純電與增程兩大賽道。純電車型聚焦充電設施完善的一二線城市和追求極致電驅體驗的用戶,增程車型則瞄準充電不便的區域及有長途需求的家庭用戶,兩者形成互補,共同擴大市場覆蓋。貫穿兩條賽道的核心,是小鵬智能聚焦戰略,通過增程技術解放的成本和精力,最終都將投入到智能系統的研發中。
增程是效率,智能是第一競爭力
小鵬賣的從來不只是新能源汽車,而是智能新能源汽車。這個認知是我們分析小鵬增程戰略的大前提。在小鵬汽車的造車邏輯中,汽車的本質正在從機械產品向電子消費品轉變,無論客單價高低,用戶對電子消費品的核心訴求都是續航更長、功能更多、價格更優,而增程技術恰好為實現這一訴求提供了最佳路徑。

增程路線的成本和效率,為智能研發提供了充足彈藥。傳統車企發展增程往往聚焦于動力系統本身,而小鵬則將增程視為智能戰略的載體,通過減少電池成本并非為了單純降價,而是為了在保持價格競爭力的同時,搭載更先進的智能硬件。以X9增程版為例,其Ultra版本配備三顆圖靈AI芯片,總算力達到2250TOPS,Max版本搭載一顆圖靈芯片,算力750TOPS,均能支撐復雜路況下的高階智能輔助駕駛。這種硬件配置在同價位MPV中實屬罕見,而這背后正是增程技術帶來的成本空間,如果采用純電布局,要實現同等智能配置,售價可能遠超當前30.98萬-32.98萬的區間,失去市場競爭力。

將汽車定義為電子工業產品,決定了小鵬的智能研發邏輯。何小鵬在2025年科技日提出"物理AI"概念,將公司定位從"AI汽車公司"升級為"具身智能公司",而汽車正是這一戰略落地的核心場景。小鵬第二代VLA大模型跳過語言轉譯環節,實現從視覺+語言到動作的直接輸出,這套系統已率先應用于X9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中,使其能更精準地理解路況、預判風險。同時,小鵬圖靈AI芯片獲得大眾汽車集團定點,技術實力得到行業認可。這種自上而下的智能布局,需要持續的高額投入——何小鵬坦言在第二代VLA上"花了很多錢,走了很多彎路",而增程路線帶來的盈利空間,正是支撐這種長線研發的重要保障。

效率優先、優勢領先,是小鵬新能源戰略的核心規則。在增程系統的研發中,小鵬并不追求參數的極致堆砌,而是以效率為核心優化方向,1.5T增程器采用深度米勒循環、350bar高壓噴射等技術,熱效率達到42.8%-45.8%,WLTC虧電油耗僅6.4L/100km;9合1超集成后橋設計實現95.8%的空間利用率,在不犧牲功能的前提下保障車內空間。這些效率優化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更降低了全生命周期成本。而在智能領域,小鵬則堅持保持領先優勢——當同級插混MPV還在解決智能座艙"有無"問題時,X9已實現"好壞"的迭代,這種差異化競爭,正是增程路線為其贏得的戰略優勢。可以說,增程是小鵬的"生存術",而智能才是其的"必殺技"。
大增程+高智能,小鵬X9如何降維打擊新能源MPV市場?
小鵬X9增程版上市后的市場反饋,印證了其戰略的正確性,說明消費者愿意為其智能配置支付溢價。在充電設施不完善的北方及內陸城市,X9增程版成功轉化了大量純電車型難以觸達的燃油車用戶,成為"燃油車向新能源過渡的關鍵橋梁"。這種認可度的背后,是大增程系統帶來的成本優勢與性價比感知。

30.98萬的起售價,讓X9增程版與同級插混MPV站在同一起跑線,卻擁有更優的配置表現。其價格與騰勢D9 DM-i入門版持平,低于嵐圖夢想家PHEV 32.99萬的起售價,更關鍵的是,X9增程版標配雙腔空懸、后輪轉向等配置,而這些配置在競品車型中往往需要選裝或僅搭載于高配版本。成本優勢還體現在使用層面,1.5T增程器適配92號汽油,相比競品常用的95號汽油,每升可節省0.3-0.5元,年行駛2萬公里的用戶每年可節省燃料成本600-1000元,配合6.4L/100km的虧電油耗,長期使用成本優勢顯著。452km的純電續航遠超騰勢D9 DM-i的190-200km和嵐圖夢想家PHEV的235-236km,1602km的綜合續航更是解決了長途出行的后顧之憂。

智能領域的降維打擊,成為小鵬X9增程版脫穎而出的關鍵。當前30-40萬MPV市場的主流產品中,騰勢D9以商務屬性和品牌認知度見長,嵐圖夢想家主打豪華配置和四驅系統,魏牌高山憑借價格優勢吸引實用型用戶,但三者在智能層面均存在短板,智能座艙多以基礎娛樂功能為主,輔助駕駛僅能實現基礎的巡航和車道保持。而小鵬X9增程版搭載的XNGP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能應對復雜路況的自動變道、超車、泊車等場景,三顆圖靈芯片加持的智能座艙響應速度更快、交互更流暢。這種差距并非簡單的配置差異,而是底層技術邏輯的不同:當競品還將汽車視為機械產品時,X9已實現電子消費品的智能迭代,這種"有和沒有"到"好和不好"的跨越,成為其最核心的競爭壁壘。

在動力體驗上,X9增程版的電感優勢進一步拉開差距。增程系統的發動機僅負責發電,車輛始終由電機驅動,帶來純電車特有的安靜、平順的駕駛感受,前后雙電機400匹馬力的輸出,使其加速響應遠超傳統插混MPV的機械傳動模式。即使在10%的低電量狀態下,X9仍能保持150km/h的高速巡航,動力無衰減,這是許多插混車型難以企及的。綜合來看,X9增程版以"大增程解決續航焦慮、高智能提升體驗、高性價比降低門檻"的組合拳,在騰勢D9、嵐圖夢想家、魏牌高山的包圍中找到了差異化路徑。

基于當前的市場反饋和競品格局,小鵬X9增程版未來有望實現5000-7000臺的月銷量。這一預測基于兩個維度,一方面,增程MPV市場仍處于增長階段,2024年增程車型銷量達116.7萬輛,同比增長78.7%,市場空間充足;另一方面,X9增程版有市場競爭力,隨著產能釋放和渠道滲透,有望進一步搶占燃油MPV和入門插混MPV的市場份額。對小鵬而言,X9增程版不僅是一款車型,更是其增程+智能戰略的首次落地驗證,它標志著小鵬正式告別純電單一賽道,邁入更具競爭力的雙線發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