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比亞迪舉行了第二代秦PLUS、秦L EV上新加推發布會廣州站活動,同時公布了兩款車型的售價。其中,第二代秦PLUS DM-i新增128KM進取型,官方指導價為7.98萬元,第二代秦PLUS EV新增420KM進取型和510KM進取型,官方指導價分別為8.98萬元和9.98萬元,秦L EV限時狂歡節則為10.98-12.98萬元,其中545KM云輦型為新增的版型。

這次價格發布不僅展現了比亞迪對緊湊型轎車市場的全新布局,更預示著這個細分領域即將迎來新一輪的競爭浪潮。這兩款車型呈現出明確的市場分工,第二代秦PLUS此次煥新,新增的"星河米"車身顏色,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個性化選擇,配置上則實施“增配降價” 的策略,使其性價比變得更高。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第二代秦PLUS DM-i新增的128KM進取型,在多個維度實現了產品力的升級,其純電續航提升至128公里,更好地滿足了用戶的日常通勤需求,而通過OTA推送實現的NEDC百公里虧電油耗優化至2.69升,進一步強化了其經濟性優勢。
相比之下,秦L EV則選擇了差異化的產品路線,瞄準的是對駕乘品質、安全性能和操控體驗有更高要求的消費群體。此次加推的545KM云輦型搭載的云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這一通常在更高級別車型上才出現的配置,通過實時調整懸架軟硬,顯著提升了行駛質感。
TBC爆胎穩行系統則為高速行車提供了額外的安全保障,展現了比亞迪在安全技術上的深度思考。配合后驅布局帶來的操控優勢,秦L EV試圖在純電A級轎車市場樹立新的技術標桿,不僅要滿足基本出行需求,更要提供更具質感的駕乘體驗。

將視野擴展到整個緊湊型轎車市場,這個長期由合資品牌主導的細分領域正經歷著深刻變革。比亞迪秦系列憑借DM-i與EV雙線并進的策略,已經成功改寫了市場格局。如今,第二代秦PLUS以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力發起新一輪攻勢,無疑將加速新能源產品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進程。
這個市場正從單一的燃油主導,快速演變為多元技術路線并存的復雜生態,競爭的核心也從傳統的品牌影響力,轉向了技術先進性、智能化水平和全生命周期價值的綜合較量。
這樣的產品布局,清晰地反映了比亞迪在市場競爭中的戰略思考。能夠在十萬元級別車型上規模化應用云輦-C、高階智駕等先進技術,并實現如此競爭力的定價,背后是其龐大的產銷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和供應鏈整合能力。
同時,通過秦PLUS主攻大眾市場與秦L EV開拓品質家轎的雙車戰略,比亞迪實現了對A級轎車細分市場的精準覆蓋,形成了有效的產品協同。這種精細化的市場運營策略,既避免了內部產品線的相互競爭,又最大程度地拓展了市場份額。

從產業發展的宏觀視角來看,比亞迪的產品策略正在引發更深層次的行業變革。當消費者意識到,用購買合資燃油車的預算,不僅能獲得新能源車的使用經濟性,還能享受到以往高端車型才配備的智能科技時,市場的消費邏輯將發生根本性轉變。
這給尚未在電動化領域形成有效競爭力的傳統合資品牌帶來了巨大壓力,迫使他們要么加速推出有競爭力的電動產品,要么在價格上做出更大讓步。比亞迪實際上是在利用其技術領先與規模優勢,重新定義A級轎車市場的競爭規則。

第二代秦PLUS和秦L EV的持續煥新,標志著緊湊型轎車市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競爭階段。這兩款車型不僅是比亞迪鞏固市場地位的重要布局,更是觀察中國汽車產業變革的重要窗口。
汽車網評:在電動化、智能化的大潮中,中國品牌正憑借快速的技術迭代、精準的成本控制和深刻的市場洞察,掌握著越來越強的話語權。這場由技術驅動市場變革的趨勢,正在深刻改變中國消費者的購車觀念,并將持續重構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隨著更多車企加入這場變革,緊湊型轎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而最終的受益者將是廣大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