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一代“神車”本田飛度的月銷量驟降至兩位數,當廣汽本田確認“現款清庫、不再投產”,一個時代悄然落幕。
曾經被譽為“50萬內最好開”的平民鋼炮,終究還是敗了。
新能源飛刀下,沒有僥幸,只有敗軍之將。
2001年,飛度憑借“MM設計理念”(機械空間最小化、乘員空間最大化)和魔術座椅,在日本上市一年內狂銷20萬輛,成為本田史上增速最快的車型。
2003年進入中國后,飛度以10萬級定價、低油耗和大空間,迅速征服年輕消費者,甚至掀起兩廂車風潮。
2014年,第三代飛度(代號GK5)封神。
1.5L地球夢發動機、7.38萬起售價,讓它在A0級市場所向披靡。
2015-2019年,飛度年銷量連續突破10萬輛,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平民鋼炮”。
然而,輝煌止步于2020年。
第四代飛度上市后,年銷量跌至6.26萬輛。
2025年7-9月,月銷量僅剩75輛、23輛、16輛,前9個月累計銷量不足2700輛。
現在的問題是,誰殺了飛度?
不用說,新能源的降維打擊排在第一。
比亞迪海豚、吉利星愿、五菱繽果等電動小車的崛起,徹底重塑了A0級市場格局。
2025年9月,吉利星愿以5.02萬輛的銷量登頂,比亞迪海豚以2.19萬輛緊隨其后,而飛度同期僅售16輛。
然后就是智能配置的代際差距。
飛度引以為傲的省油、空間,在電動車面前黯然失色。
而飛度仍以機械素質為主打,智能化幾乎空白。
當然還有市場萎縮與消費升級。
2020年,A0級燃油車市場份額跌至2.3%,成最細分市場。
年輕人首購車更傾向智能電動車,燃油小車的“經濟性”標簽被電動車的低使用成本、高科技感取代。
大眾Polo、日產騏達、福特福克斯等經典燃油小車同樣陷入困境。
2025年9月,Polo銷量101輛,騏達220輛,福克斯已宣布11月停產。
它們的集體退場,印證了“燃油小車時代”的終結。
那么飛度會重生嗎?
今年上半年,飛度現身工信部新車名錄,新增混動版本,但廣汽本田未回應后續規劃。
這是很明智。
畢竟在自主品牌已占據90%份額的A0級電動車市場,飛度翻身的窗口正在關閉。
所以飛度的停產,是燃油車黃金時代的休止符。
它曾用GK5的引擎轟鳴喚醒無數人的駕駛激情,但時代從不留戀過去。
當電動車以更智能、更經濟的姿態駛入尋常百姓家,我們或許會懷念飛度,但更該致敬變革——畢竟,變者天下之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