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等三部門聯合公告2026—2027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明確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有關技術要求調整等情況。據了解,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新規將于2026年1月1日起實施。
公告顯示,純電動乘用車百公里電能消耗量應不高于《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限值第1部分:乘用車》(GB 36980.1—2025)對應車型的電能消耗量限值。最大設計總質量超過3500公斤的乘用車電能消耗量限值要求,參照GB 36980.1—2025中最大設計總質量為3500公斤乘用車電能消耗量限值執行。這一規定旨在促進車企提升車輛能效,降低能耗,推動純電動車朝著更節能的方向發展,不過由于超3500公斤的乘用車很少,基本是物流類的乘用車車型,所以基本沒有任何影響。
除了純電動乘用車外,新規也對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作出嚴格要求,按車輛整備質量分檔設定門檻。公告顯示,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純電動續駛里程應滿足有條件的等效全電里程不低于100公里,較此前43公里的要求大幅提高。此外,電量保持模式試驗的燃料消耗量與《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中對應車型的燃料消耗量限值相比,整備質量為2510kg以下的乘用車,應小于70%,整備質量為2510kg及以上的乘用車,應小于75%;簡單來說,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在沒電靠油跑的時候,油耗得比國家給同類型車定的“油耗上限”低,從能耗的各個方面都進行嚴格把控。
公告指出,2026年1月1日起,列入《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車型,需符合本公告要求。2026年1月1日(含)起,在2026年及以后生效的減免稅目錄發布后,購置列入減免稅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可按規定享受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
為什么國家部委要對新能源購置稅減免進行調整?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實施以來,有效推動行業快速發展。不過,當前市場上仍存在部分插混車型,為獲取政策紅利僅搭載小容量電池以實現最低標準,純電續航里程只有幾十公里,長途行駛仍高度依賴燃油動力,無法充分發揮新能源汽車的優勢,也加劇了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此次新規將車輛購置稅減免門檻提升到100公里,意味著未來能夠享受優惠的插混車型必須具備更長的純電續航能力,更多依賴電力來驅動,從而真正發揮其節能減排的潛力。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產業發展日漸成熟。在此基礎上,通過提高政策支持的技術門檻,倒逼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持續提升能效與續航水平,有助于加快技術升級步伐。對消費者而言,符合新技術要求的車型可繼續享受購置稅減免,不符合的車型則無法享受,這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成本。這也將倒逼車企加大在電池容量、電控系統等方面加大投入,車企要想繼續享受購置稅減免紅利,就必須推動插混技術逐步向電能主導轉型。當然,新規要到2026年1月11日起才實施,車企有將近兩個多月的時間進行調整,也給車企預留了一定的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