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互聯網用戶正史無前例地「尊貴」起來?
今年以來各互聯網平臺都在發力會員體系。不論網購、點外賣還是訂機酒,每一筆交易行為都參與定義和解鎖新的「權益」空間,引領著用戶一步步從青銅、白銀進階到黃金、黑鉆,沉浸在越買越省的獲得感當中。
此前我們在《美團阿里京東,為何爭相討好會員》一文中有個判斷,會員體系正成為外賣之外平臺的第二戰場。這是因為,增長動能不外乎兩種——裂變型,四處開辟新業務;聚變型,在存量中做業務整合,激發新需求。會員體系恰好屬于后者。
8月6日,這個戰場再度升溫。
01
不出意外
淘寶大會員也來了
8月6日,打開淘寶首頁的用戶紛紛發現,一個醒目的「送你一份見面禮」標簽欄會跳出來,上面還有一行小字:淘寶大會員|全新上線。
有人點開禮包后,彈出12888個淘金幣(購物可抵扣128.88元)和一張奶茶免單卡,但不確定是自己會員等級高還是自己運氣太好;有人得到的則是一些淘金幣、一次免單卡抽獎機會。
一些敏銳的網友很快發現了「玄機」,鉑金、鉆石、黑鉆三個等級的會員,抽中奶茶免單的幾率似乎更高,等級最高的「黑鉆」「必中」,而等級越高,「見面禮」中的淘金幣也大概率更多。
▲社交平臺有用戶分析抽到奶茶免單卡的驚喜
從官方信息來看,淘寶大會員覆蓋所有淘寶用戶,根據淘氣值共分為6個等級:青銅、黃金、白銀、鉑金、鉆石和黑鉆,不同等級對應不同的專屬優惠和服務,涵蓋購物折扣、外賣權益、旅行禮遇、打車優惠等。其中,鉑金及以上會員可以88元開通88VIP,同時是88VIP的大會員,部分權益也會升級。
在《降噪NoNoise》看來,這是阿里一次值得關注的生態大協同。在「大消費平臺」主戰略之下,集團強調的「飽和式投入」,推動了各業務的打通速度以及資源調配力度。像餓了么、飛豬今年6月正式合并入中國電商事業群,各自公司化運營的前提下,與中國電商事業群集中目標、統一作戰。
這種生態協同深度托舉了淘寶大會員。根據相關規則,未來用戶在淘寶、餓了么和飛豬的所有消費,無論是買東西、點外賣還是訂機酒,都可以得到對應的淘氣值,而淘氣值又對應著會員權益多寡。
一個融匯了足夠多場景的會員體系,無疑是有吸引力的。一名高線城市用戶告訴我們,她要買一款網紅蛋糕,對比了一下美團和淘寶閃購的優惠力度,發現兩家價格折算下來差不多,雙方雙方也都返小額外賣券,但是淘寶還送淘金幣,淘金幣又能在淘寶抵現。為了多薅一點兒互聯網的羊毛,她最后還是選擇了淘寶閃購下單。
社交平臺上,機智的網友們很快還劃出了另一個重點:今后不管是淘寶、餓了么、飛豬還是高德,任何一個顏色的軟件做活動,淘寶大會員一定都能得到好處。
這個變化并不讓人意外。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 互聯網公司今年都在加強會員運營,給會員權益瘋狂做加法。 阿里方面,餓了么、飛豬合并入中國電商事業群后,淘寶大會員的上線屬于水到渠成。
一個成熟的大會員體系對當下的淘寶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這是淘寶從電商走向「大消費平臺」的關鍵一步。
02
淘寶未來策略的「密碼」
藏在大會員里
沿著User-Consumer-Mature-VIP的消費者價值運營目標來看,處于終點的淘寶大會員有望重構整個平臺運營策略。
伴隨淘寶大會員體系開始運轉,我們判斷,淘寶的平臺運營邏輯可能會隨之調整:
一是資源會進一步向「會員」傾斜。這個思路之前已在淘寶電商業務中得到驗證,即通過將戰略性資源傾斜到88VIP會員群體,如大促期間發放大額券等權益,直接拉動大盤整體增長。要知道,88VIP會員的人均年消費額是普通用戶的4倍左右。
二是強化用戶分層運營,用不同策略承接不同消費層次人群和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更精準地匹配相應的會員權益、福利。
其中在資源投入方面,考慮到阿里生態擁有豐富的「工具箱」,淘寶大會員還有寬廣的運營空間——
首先在權益數量層面,各業務福利的排列組合可以衍生出新的空間,近期盒馬與88VIP的聯動當屬一場小型測試。88VIP可免費領取90天盒馬會員,帶動盒馬會員數量增長和訂單量增長。
幾乎可以預計,阿里生態資源未來將更充分地融入淘寶的會員體系,而淘寶大會員涵蓋所有淘寶用戶,它所能影響的人群和撬動的增量,顯然十分可觀。
其次在策略層面,借助淘寶成熟的人群運營經驗,可以快速測試哪種方式更有助于增加用戶粘性。比如基于對交叉場景的細致洞察,做跨品類補貼。舉個例子,當平臺洞察到一名用戶正在外面旅行,該用戶此前又是高頻外賣用戶,那在他打開淘寶或者飛豬App時,平臺可以給他發放外賣優惠券、打車券。就像前兩個月沖著淘寶閃購奶茶免單卡而來的用戶,還會收到一張界面彈出的淘寶「省錢卡」。
在精細分層運營層面,平臺可根據會員等級設定權益范疇,會員等級越高、權益越豐厚。比如根據目前的會員權益分級,黃金會員每兩周能領80元高德打車券;黑鉆會員則可直通飛豬F5會員,僅此一項,一年能省下幾千元旅行開銷。
▲黑鉆會員直通飛豬F5會員后權益相當亮眼
作為會員制鼻祖,Costco也是會員分層運營的「老司機」。就在今年上半年,Costco為高級會員直接增加兩項權益:單筆消費滿150美元即可獲得每月10美元配送抵扣金;可比普通會員提前一小時進入賣場,優先品嘗試吃品。
▲6月11日,Costco在新聞稿中宣布:從6月30日起,高級會員(Executive Member)每月在官網指定平臺下單,即可獲得$10網購抵用券。
此舉目的性非常鮮明:讓更多普通會員(65美元/年)有動力升級到高級會員(130美元/年)。
會員的分層運營,對于平臺商家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以前商家可能主要圍繞兩類人群做運營:一類是自己的店鋪會員,一類是88VIP。淘寶大會員上線后,商家可以對應全平臺從青銅到黑鉆在內的6個等級的用戶分別設計運營方案,在更大潛在用戶池子里實現精細化分層運營,比如針對某一層次用戶給予專享折扣。
此外,淘寶閃購已在探索遠近場電商之間的聯動,未來平臺越能夠高效滿足用戶吃喝玩樂、衣食住行一類的生活需求,不同業務之間越能交叉引流,估計也能為商家帶來新的增量。
當然,會員運營空間拓展的順利與否,還有一個前提,即淘寶大會員能否做成一個成功的會員體系。
03
一個預測
淘寶大會員還會「加量」
在線上零售領域,亞馬遜Prime會員已經為同行們提供了一個會員運營的成功樣本:75%的Prime會員會在30天免費試用后選擇訂閱第一年的會員服務,第一年后91%的用戶會選擇續訂。
這套會員運營邏輯的內核遵循經濟學原理——制造巨大的用戶轉換成本,讓他們一旦用了,就離不開。此前有業內測算,Prime會員的部分權益市場價接近1000美元。Prime不但用高頻權益粘住用戶,每年還會新增2-3項權益。
Costco同樣會不定期增加新的會員權益服務,比如85折購買寵物保險、專享折扣商品名單持續增加等等。
持續疊加的會員權益,持續被滿足的心理獲得感,都構成用戶忠誠度的培養皿。會員與平臺的互動越多、信賴感越強,他們轉投其他平臺的替換成本就越高。
換句話說,在一個成功的會員生態內,用戶會為「離不開」而付費,而不是為了「補貼」而留存。
新上線的淘寶大會員在權益設計上如何持續「加量」,以給用戶制造新的驚喜,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可探索的空間。
據我們觀察,這一波的大會員權益主要涉及餓了么、飛豬和高德。有理由相信,未來阿里生態內的其他資源,都有可能進一步協同,打包進淘寶大會員體系。
對不同層級的大會員,「加量」策略也可有所不同。猜想一下,未來淘寶很可能給白銀會員發放優酷會員7天體驗券,或者青銅、白銀、黃金會員分別可限時體驗網易云音樂會員、黑膠黑膠VIP會員、黑膠SVIP會員權益等等。
甚至思路還能再打開一點,和更多品牌合作。像Costco、星巴克也在借助外部合作伙伴的服務能力,做聯合權益。如星巴克跟希爾頓酒店、東方航空都有積分贈送等聯合會員權益。
▲星巴克跟希爾頓酒店的聯合會員權益
雖然以上純屬替消費者「許愿」,但考慮到阿里商業版圖的龐大,持續的會員權益升級還是有相當的想象空間的。
04
會員為什么成了互聯網新基建?
事實上,這一波除了阿里,美團、京東、滴滴等互聯網平臺,包括星巴克等消費品牌,也都在做會員體系的升級。
一個成熟的大會員體系正成為線上「新基建」。
這個新基建的本質是用戶服務視角,而非傳統的營銷驅動。即從用戶的需求和體驗出發,重合整合業務模式,從而激活存量人群的「聚變反應」。
從消費需求來看,一站式新型消費正成為大勢所趨:在線下,購物中心通過集合多元業態,用一站式吃喝玩樂來吸引客流;人山人海的Costco和山姆會員店也是圍繞中產生活場景提供一站式選品和服務,其貨架上不僅售賣鮮食、日用品,還有梯子、鋼琴、滑雪裝備、末日食品包、酒店折扣券、樂園套票等特定場景商品,以及加油、配鏡、體檢、保險等增值服務。
線上同樣如此,人們越來越看重效率和便捷。如果一個超級平臺能融匯多層次的商品與服務,消費體驗無疑大大提升,尤其在線上線下加快融合的當下,消費者對于效率的期待更高。
從淘寶閃購近期訂單數據與品類擴充范疇也能看出這一趨勢:近兩個月,訂單規模增長的同時,非餐訂單占比持續增加,超 30 萬非餐門店生意突破歷史峰值。也就是說,用戶不僅用淘寶閃購點奶茶外賣,還會下單同城的休閑零食、服飾、戶外運動裝備等品類,主打一個怎么方便怎么來。
由此不難理解,阿里今年為什么會提出要打造一個「大消費平臺」——構建一個更加完整的消費服務體系,才能更好地服務用戶。
而這個大消費平臺的運營支點就是會員制。做好了會員,平臺就有了撬動長期增長的杠桿。會員制商店鼻祖Costco、電商會員鼻祖亞馬遜都是如此走過來的。亞馬遜Prime會員的交易占比超過50%;依靠會費盈利的Costco,更是憑借高達90%以上的會員續卡率,拿下全球第三大零售商的桂冠。
究其原因,會員制的精髓在于最大化會員的總消費者剩余,讓其傾向于在一個平臺完成所有可能的消費。
雖然國內幾大互聯網巨頭都有做會員,但最有可能讓用戶完成一站式消費的大消費平臺還是淘寶。這是由阿里生態的豐富性所決定的:淘寶的供給特征是「多」和「萬能」,供給豐富度近乎無人能敵;擁有國內最為完善的電商基礎設施以及平臺服務設施;而在電商之外,阿里廣泛布局交易型業務,通過飛豬、餓了么、高德、盒馬、優酷、淘票票等業務,其生態覆蓋到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主要生活場景。
這兩天,不少人發現,飛豬頻道出現在淘寶App首頁頂部Tab欄,獲得一級入口。繼餓了么全量供給接入淘寶閃購、獲得淘寶首頁一級入口之后,這是又一個內部協同加深的信號。
▲飛豬出現在淘寶App首頁tab欄
若各版塊順利協同,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消費頻次得到提升,以大淘寶的體量來看,想象空間不可估量。
今年3月份,通過淘寶高管的對外分享,我們得知淘寶內部有個測算,一個月之內用戶在淘寶使用125分鐘,加上一個月有4天會購買東西,用戶就不會流失,留存率會非常好。
而淘寶大會員正是阿里施展生態優勢、撬動用戶注意力的那個支點。它負責提供一個喚醒和激勵機制,一張打折券、一次延遲退房權益,都有可能激活用戶在交叉場景中持續消費和駐留的意愿。
這一次,大會員作為大消費平臺的樞紐型關鍵基礎設施,終于走到了舞臺中心。不出意外的話,下一階段的淘寶平臺運營,關鍵就得看淘寶大會員的發揮了。
考慮到淘寶二十多年的能力積淀、阿里生態的排兵布陣空間,以及為核心戰役的投入決心,相信淘寶大會員接下來會能夠站穩這個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