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Pika嗎?這家由曾就讀杭二中的斯坦福“天才少女”郭文景,在硅谷創辦的AI視頻初創公司,或將被Meta(臉書母公司)收購。
據硅谷權威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信息報》)日前消息,Meta和Pika就潛在合作可能性進行了討論,選項包括直接收購或技術授權。
收購Pika,是Meta對多模態領域短板的“補齊”。據知情人士透露,除了與Pika接觸,Meta前不久也與另一家專注于圖像和視頻生成的初創企業Higgsfield探討了收購可能性,只不過沒談攏,相關談判目前已不再進行。
創立一年半估值超5億美元
在這一輪人工智能浪潮中,Pika是成立比較早的一家AI生成視頻公司。
2023年11月29日,這家當時僅4人的初創公司發布全新的AI視頻生成工具Pika 1.0。
潛水員探索水下海洋生物,老虎在印度森林徘徊……只需點擊幾下鼠標,任何人都能用它生成和編輯3D動畫、卡通、電影等各種風格的視頻,且總體效果還不錯。這在當時引發了海內外社交平臺和科技界的暴力刷屏,Pika也一躍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AI視頻生成公司。
Pika 1.0生成的視頻
Pika的創始人是斯坦福大學的兩位華人博士生郭文景和Chenlin Meng(聯創),兩人都是斯坦福大學AI Lab博士生。
其中,郭文景曾就讀于杭二中,從小就接觸編程,從本科開始留學,是浙江第一個被哈佛本科提前錄取的學生。她還曾在微軟、谷歌實習過,在Meta的AI研究部門擔任工程師。
郭文景(左)和Chenlin Meng
2024年4月,Pika入選當年的《福布斯AI 50》,融資5500萬美元,估值為2.5億美元;2025年4月再次入選這份榜單,融資金額已達1.35億美元,估值上漲至超5億美元。
Meta的“鈔能力”
至于Meta,最近因在全球范圍天價薪酬招攬AI頂尖人才,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而且他們出手非常果斷狠辣,往往看中了一批人才就以收購整個團隊的形式來操作。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們以148億美元收購明星數據標注公司Scale AI 49%的股權,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私營公司融資交易之一。后者的創始人亞歷山大·王直接出任新成立的“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首席人工智能官和領導。
亞歷山大·王
這個實驗室也是Meta發揮“鈔能力”組建的“復仇者聯盟”,除了亞歷山大·王,還有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Safe Superintelligence(安全超級智能公司)創始人Daniel Gross,以及近兩個月從OpenAI、Google、Anthropic、Apple等手中不惜重金挖來頂尖研究人員。
為了補齊多模態的“能力樹”,7月中旬Meta還完成了對AI語音克隆技術公司Play AI的全資收購。
亞歷山大·王出生于1997年,父母都是華裔的物理學家。據他自己所說,英文名字Alexandr沒有通用寫法(Alexandre)的那個e,只有8個字符,因為8這個數字在中國文化里比較吉利。
亞歷山大·王從小在數學和編程方面就極具天賦,年僅19歲就完成了第一年學業,從麻省理工大學退學。與當時從卡內基梅隆大學退學的Lucy Guo(同為華裔,當時22歲),共同成立了Scale AI。
作為全球的明星AI公司,Scale AI的投資陣容非常豪華,首輪資金支持來自OpenAI的Sam Altman,后來C輪又獲得Peter Thiel投資。從2016年創立至今,不到10年時間,他們的估值從0暴漲至290億美元。
豪擲千金買人值嗎?
那么,扎克伯格為何要豪擲千金招攬頂尖人才,并到處洽談收購相關初創公司?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在近期的短視頻中,剖析了三大動因。
扎克伯格
首先,他分析認為扎克伯格一定是敏銳地捕捉到了某種確定性信號。“在硅谷,AI驅動的生產力革命正在真實發生。”只有放手一搏,Meta才有可能在這場變革中掌握主導權。
其次,他認為,硅谷正彌漫著科技巨頭的集體焦慮:傳統互聯網巨頭是否會被AI初創企業徹底顛覆?“這本質上是處于兩個時代的公司的對決,關鍵在于組織架構和文化基因的差異。核心是能否打造真正AI Native(AI原生)的組織體系,而不只是開發AI應用。”在傅盛看來,具備AI Native基因的公司,迭代速度遠超傳統公司,顛覆很可能成為現實。
第三個原因,就是目前美國五大科技巨頭中,僅Meta仍由創始人領導。“創始人與職業經理人對企業的投入度存在本質差異,這是創始人掌舵的優勢。”
這樣高調的天價挖角和收購初創企業是否值得?傅盛還有他很多朋友的觀點是:唯有不惜重金投入,才可能跟上這場AI創新的歷史性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