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8 日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上午 10 時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胡靜林、副局長王道樹、副局長蔡自力、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榮海樓介紹“十四五”時期稅收改革與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在國家稅費優惠和其他相關政策的有力推動下,“十四五”時期我國高質量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制造業發展量穩質升。發票數據顯示,2021—2024 年,制造業企業銷售收入占全部企業的比重保持在 29% 左右,為經濟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特別是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穩步推進,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銷售收入年均分別增長 9.6% 和 10.4%,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別增長 8.9% 和 11.9%。其中,新能源車、光伏設備、鋰電池“新三樣”銷售收入年均增長 37.6%;工業機器人、服務消費機器人制造業銷售收入年均分別增長 23.2% 和 17.2%。
二是創新動能增勢較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是促進科技創新的重要稅收支持政策。“十四五”期間,我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不斷優化、力度不斷加大,其中 2024 年度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3.32 萬億元、享受戶數 61.5 萬戶,較 2021 年度分別增長 25.5% 和 16.7%,為我國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 2.68% 發揮了關鍵作用。
三是民營經濟穩步壯大。發票數據顯示,民營經濟銷售收入占全國比重由 2020 年的 68.9% 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 71.7%。其中,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民營企業 2021—2024 年銷售收入,年均分別增長 24.1% 和 50.1%,展現出更強的發展活力和潛力。
此外,2021-2024 年,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在內的清潔能源發電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 13.1%,占全部電力行業銷售收入比重由原來的 30.3% 上升到 33.8%。與此同時,生態保護類相關行業的銷售收入年均增長 26%,實現了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