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用車新能源轉型的關鍵窗口期,奇瑞商用車正以“技術引領、全品類布局”的戰略姿態加速突圍。
近日,奇瑞商用車多位高管在媒體群訪中披露,公司已將商用車確立為集團新增長曲線,2025 年作為 2030 戰略推進的首年,正從產品、技術、渠道多維度夯實基礎;未來 3-5 年,新能源商用車部分細分市場滲透率預計將超 60%,同時通過全球化高端布局與國內下沉市場深耕,劍指 2030 年“接近百萬銷量”目標。

2030 劍指百萬銷量,2025 夯實 “基礎年”
奇瑞控股副總裁、奇瑞商用車黨委書記兼總經理鞏月瓊明確,集團在 2023 年底為商用車定調,2024 年為 “新能源元年”,2025 年則是 2030 戰略的關鍵起步年。圍繞 “接近百萬銷量” 的長期目標,這兩年重點在打基礎:明確戰略、梳理管理、加大產品投入、啟動新業務線。
從當前業績看,戰略成效已初步顯現。2025 年 1-9 月,奇瑞商用車核心業務輕商板塊(含面、微卡)累計同比增長約 62%,其中輕卡產品自 2024 年底推出后快速爬坡,上月行業排名升至第 8 位,四季度目標沖刺前 5;重卡業務則通過場景化新能源產品開發,在客戶口碑、電耗控制上表現突出,同時完成 OPD 產品開發流程、質量體系升級,為后續增長筑牢 “內功”。
細分市場破局:重卡新能源滲透率將超 60%,輕卡下沉、大 VAN 對標歐洲
針對新能源商用車的細分賽道,奇瑞商用車高管團隊給出了清晰的增長路徑,不同品類各有側重。
“新能源商用車巔峰狀狀況在倒短市場,中長途還處于較少的階段,但是我認為從明年開始就會正式進入中長途的電動化的市場。” 奇瑞商用車副總經理、集瑞聯合重工總經理朱宏表示,當前倒短市場中,牽引車新能源化占比已達 30%-40%,疊加自卸車等品類,未來 3-5 年新能源重卡整體滲透率突破 60%“是大概率事件”,他認為預判的“50% 滲透率”過于保守了。
奇瑞商用車副總經理、輕商國內營銷公司總經理李杰指出,輕卡市場正經歷兩大結構性變化:一是價格下沉,主流車型從 20 萬元降至 18 萬元,4.2 米車型進入 10 萬元區間,明年價格仍將下探,直接激活三四線城市市場;二是客戶結構轉變,從過去“大 B 端為主”轉向“中小 B 端 + 散客”,且散客自購需求明年將迎來 “爆發式增長”。
為應對這一變化,奇瑞輕卡以“兩個月一款新產品”的節奏推進場景化布局,已推出百萬公里定制版、聚能版、紅蹄版等車型,覆蓋不同續航與運輸場景。
大 VAN 業務被視為奇瑞商用車的 “全球化突破口”。奇瑞商用車副總經理、VAN 事業部總經理楊峻嶺透露,公司已組建國內頂尖大 VAN 研發團隊,對標歐洲標準開發產品,目標 “脫離低價低質的紅海競爭”,同時兼顧國內市場 —— 隨著中國 GDP 增長與社會分工精細化,大 VAN 需求將很大程度上復制歐洲 “GDP 達 7000-10000 美元后規模爆發”的路徑,其認為,國內與歐洲在使用場景和需求的經濟結構背后的邏輯是一致。
面對商用車新能源領域的同質化競爭,奇瑞商用車將“技術引領”作為核心破局點,明確 “智能化 + 電動化” 雙線發力。更值得關注的是無人物流車戰略。鞏月瓊表示,商用車無人化以 “全生命周期運營數據” 為核心驅動,落地節奏將快于乘用車 RoboTaxi,計劃 2025 年 12 月正式發布戰略,推動無人化從 “可演示” 走向 “可運營”。

全球與下沉平衡:海外賺利潤,國內做規模
如何平衡 “海外高端市場” 與 “國內下沉市場” 的資源投入,是奇瑞商用車全球化戰略的關鍵命題。鞏月瓊給出明確答案:“當下海外做利潤,國內做規模;長期看,中國市場將回歸價值市場,引領全球標準。”
具體布局上,奇瑞商用車以 “全球化頂級標準” 定義產品,涵蓋性能、功能、品質等維度,同時重金投入“歐洲能力建設”,確保品質先于產品引領市場;借助乘用車海外市場經驗,深度研究海外法規,規避合規風險。國內市場則通過輕卡、小卡價格下沉,聚焦三四線及縣城鄉鎮市場,強化品牌溝通與渠道覆蓋,抓住下沉市場新能源滲透機遇。
針對出海面臨的 “新能源商用車殘值低” 痛點,楊峻嶺透露,奇瑞正研發 “行業首個可信數據殘值保障系統”,通過產品設計提升可靠性、數字化優化服務標準、創新售后政策,多維度提升車輛殘值,為全球化掃清障礙。
當被問及商用車板塊上市計劃時,鞏月瓊明確表示:“上市是企業核心戰略中的一步資本戰略,我們希望以最快時間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