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了9月全國乘用車市場產銷數據,9月份,乘用車廠商零售、出口、批發和生產均創當月歷史新高,其中零售銷量224.1萬輛,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11.0%。今年以來1-9月累計零售銷量1700.5萬輛,同比增長9.2%。

市場結構呈現明顯分化,自主品牌成為增長核心動力,零售銷量150萬輛,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12.9%。當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66.9%,同比增長3.6個百分點。1-9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場份額64.8%,較去年同期增長5.9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上汽、東風等五大國有集團自主品牌合計同比增長25%,深藍、極狐等"創二代"品牌表現搶眼,吉利汽車、汽車、長城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
合資品牌持續承壓,主流合資品牌零售銷量49萬輛,同比下降6%,德系、日系份額分別同比下滑2.3和1.1個百分點;豪華車零售銷量24萬輛,同比微降1%,市場壓力大于合資品牌。價格方面,反內卷浪潮推動市場趨于平穩,9月有23款車型官宣降價,較去年同期減少13款,但燃油車與新能源車促銷力度分別達23.9%和10.2%,隱形優惠成為競爭主要方式。

新能源市場延續高增長態勢,滲透率再創新高。9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129.6萬輛,同比增長15.5%,環比增長16.2%,國內零售滲透率升至57.8%,較去年同期提升5個百分點,這一增長得益于報廢更新、新能源免征購置稅等政策托底。結構上純電車型成為主力,批發銷量94.7萬輛,同比增長32.4%,占新能源批發總量的63%,同比提升4.7個百分點;插混與增程式車型增速相對放緩,分別增長8.4%和8.7%。
9月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總體走勢較強,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以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等為代表的狹義插混表現持續較強。在產品投放方面,隨著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多線并舉”策略的實施,市場基盤持續擴大,新能源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廠商達到20家。

其中廣義乘用車批發銷量,比亞迪以39.3萬輛銷量領跑,吉利、奇瑞、長安等自主車企表現強勁,批發銷量分別為27.3萬輛、27.2萬輛和17.3萬輛,排名第五的市一汽-大眾銷量14.3萬輛,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汽車、上汽大眾、上汽乘用車、特斯拉中國分別銷量13.1萬輛、12.1萬輛、9.4萬輛、9.4萬輛和9.1萬輛。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達78.1%,而主流合資品牌僅為7.4%,差距明顯。
汽車出口市場表現上,新能源成為核心增長點。
9月乘用車出口52.8萬輛,同比增長20.7%,環比增長5.7%,其中自主品牌出口46.3萬輛,同比增長27%,合資與豪華品牌則下降10.8%。

新能源出口表現同樣突出,9月份出口21.1萬輛,同比激增96.5%,占乘用車出口總量的40.1%,較去年同期提升15.4個百分點。比亞迪以6.92萬輛的出口量居首,奇瑞、特斯拉中國緊隨其后。出口結構持續優化,插混版車型占比升至31%,較去年同期翻倍,在發展中國家市場增長迅猛;純電出口中A00+A0級車型占比達46%,歐洲與中東市場成為新能源主要出口區域。
在政策方面,新能源車購稅免稅即將到期帶來的政策刺激,新品密集上市與出口持續發力,四季度多款重磅車型投放市場,國內車市有望再次迎來一波銷量小高潮。隨著自主新能源在海外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出口有望持續增長。綜合來看,四季度車市有望保持小幅正增長,最終呈現全年"前低中高后平"的市場銷量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