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吐槽西貝事件風波漸平后,9月22日,羅永浩又現身直播間了——這次依舊是真人不露相,露相的是數字人。
之所以說「依舊」,是因為:今年6月15日,羅永浩數字人就曾在百度優選開啟直播首秀。究其效果之逼真,連羅永浩本人看了都直呼「把我自己都嚇一跳」。
這次羅永浩數字人在百度優選再度開播,將數字人主播逼真度的天花板又往上抬了一截。看完之后,我的第一感受是:這場直播,真的毫無「預制感」。
都知道,前不久羅永浩VS西貝(賈國龍)掀起了預制菜之爭,而之前在直播間里以呆板表情、機械反應淪為文字復讀機的主播數字分身,未嘗不是數字人版的「預制菜」。
如果說2D紙片人式的傳統數字人承載不起為直播電商「降本增效」的厚望,那羅永浩數字人的再播,無疑讓人看到了AI重塑直播電商的無限可能——在「高說服力數字人」的「高」字比Pro更Max時,用數字人將直播電商重做一遍的圖景還會遠嗎?
01
說這場直播毫無「預制感」,是因其首次實現了無縫銜接式的AI換品——工作人員只需上傳1張圖,即可實現數字人帶新品。
別小看這么個動作,它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實則數字人直播場景的歷史性突破。
要知道,傳統數字人直播的核心桎梏就在于「內容預制不可變」,主播動作、商品展示均需提前通過固定規范進行錄制。這意味著,只要涉及新品上架,便要重新搭建場景、拍攝動作,成本極高,周期很長。碰上快消、3C等品類,傳統數字人的「慢半拍」反應,根本無法滿足直播電商「快速上新,靈活選品」之需。
受制于既有短板,預制動作與新品形態適配度也經常不足,會出現諸如「音容不匹配、商品展示不自然」等問題。
但在9月22日的直播中,羅永浩數字人連續展示了多款從未帶過的新品,切換絲滑,動作連貫,講解自然,分明給人「數字人進化成精」的既視感。

▲羅永浩數字人9月22日的直播畫面。
AI換品一氣呵成,離不開慧播星背后的高一致性超擬真數字人長視頻生成技術。
該技術基于數字人視頻生成大模型,使用單張商品圖即可實現極其自然、保持商品細節的人-商品交互視頻生成,大幅降低成本,提升帶新品效率。
02
說這場直播毫無「預制感」,還是因其顯著強化了數字人的環境感知能力——通過融合實時時間軸與動態信息庫,讓互動回復兼具時效性與人格化特征。
為什么此前數字人直播的用戶平均停留時長總是受限?有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直播電商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實時互動感」,傳統數字人卻動輒深陷「有問無答」或「答非所問」的泥潭:一方面,是缺乏「時間與熱點感知能力」,另一方面,是缺乏「人設關聯能力」。
但在這次直播中,羅永浩數字人卻能在用戶評論「國慶前無心上班」時,立刻以「我上班時也不想上班」的羅氏口吻共情;當講解到汾酒時,又能自然幽默地說「聽說數字人要連播兩場的微博發出后,百度股價漲了不少」的實時熱點,同時還不忘推薦網友下單「很適合來一單汾酒慶祝一下」……簡直是「老羅本羅」。

▲羅永浩數字人的直播風格堪稱「老羅本羅」。
促成這點的,是百度慧播星對「時間感知+熱點感知」雙重能力的強化:在時間感知層面,系統內置「節日-賽事-熱點」三級日歷,可自動關聯「國慶(中秋)放假」等話題;人設感知層面,實時抓取羅永浩微博、開播等信息,生成「個人動態記憶庫」,繼而讓回復兼具時效性與人格化,而不是照模板答話。
就拿人設還原缺失難題來說,系統會通過對羅永浩過往直播和播客內容的海量學習,精準捕捉了其「硬核理性+適度幽默+真誠種草」的人設內核,實現「思維特征、幽默特質、語言風格」的復刻。
正因神形兼備的延展互動,羅永浩數字人此次直播,用戶互動頻次比3個月前的增長了21%,回復優質率暴漲107%。
在此過程中,羅永浩數字人在邏輯、幽默、帶貨三位一體的「超擬真」中承接了羅永浩IP的商業價值,解決了「數字人難延續IP影響力」的難題。這讓劉潤此前的判斷來得愈發真切:我們正在見證全新商業模式的誕生,它就是IP as a Service(IP即服務)。
03
AI換品能力實現與問答互動能力升級,是百度慧播星數字人技術領先性的再加固。
過去幾年,數字人直播面臨的處境是:一邊是外部期望很高,將其視作AI的下個規模化落地場景,一邊是實際效果一般,看著那「幀漂移」的卡頓畫面、臺詞跟表情錯位的游離畫風,很多人會忍不住將傳統數字人跟「五毛特效」畫等號。
但作為業界首個AI全棧式數字人直播解決方案的慧播星,憑著6月15日那幾項「業內首次」,讓很多人看到了李彥宏所說的「高說服力數字人」的魔力。

▲羅永浩數字人在百度優選的直播首秀,創造了N個「業界首次」。
「業內首次」,其一是首次實現超頭主播用數字人直播帶貨;其二是首次突破多數字人同框直播;其三是首次將AI視頻生成極限拉升至超6小時。
這背后是百度慧播星的路徑革新:它沒有沿襲傳統數字人技術語言、語音、視覺三條線各自生成內容后再拼接的模式,而是利用劇本驅動的數字人多模協同、融合多模規劃與深度思考的劇本生成、動態決策的實時交互、文本自控的語音合成、高一致性超擬真數字人長視頻生成等創新技術,實現了數字人「神、形、音、容、話」的全模態高度統一。
因而首次亮相的羅永浩數字人能跳出傳統數字人「預制腳本+機械動作」的初級階段,憑著「劇本生成—動作調度—語音合成—交互決策」的全鏈路智能協同驚艷四座。
而此次羅永浩數字人直播,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核心能力升級,強化了數字人「實時決策+自然交互+商品共創」的能力,實現了從虛擬替身到智能主播的跨越。
在直播中,有個細節是:有觀眾留言十一去哪里玩的時候,羅永浩數字人接話「馬上十一了,出去玩的朋友很適合帶上我們這款面膜。這個品牌,懂得都懂,我就不多說了」。這表明,它能將話術拆解為「熱點互動」與「帶貨的品質承諾」,再用能體現選品靠譜人設的適當邏輯延展回應。

▲羅永浩數字人果然是懂直播的。
它依托的,就是文心大模型4.5 Turbo的技術能力:高說服力數字人具備的多模協同、?表現?、復雜交互等特點,本就是語?、視覺、語?深度融合等?模型能?的集中展示。
04
得益于此,在Anthropic、OpenAI等國外AI巨頭正投入巨資打造「虛擬員工」時,百度已經秀出了羅永浩數字人這類標桿性應用案例,率先實現數字人業務的規模化盈利,呈現了技術落地上的優勢。
IDC報告顯示,百度慧播星在技術能力、產品表現、平臺合規與穩定性、客戶服務四項指標中均位列行業第一,就是對這份優勢的蓋章確認。
從效果上看,無論是6月15日直播GMV突破5500萬元,還是9月22日復播互動創新高,抑或是3C、食品等核心品類的帶貨單量超過以往,都表明了其可以超越真人的效果。
揆諸現實,百度慧播星的突破,正引發行業對「數字人價值」的重新認知。
以往多數數字人廠商僅提供單一技術模塊(如視覺生成或語音合成),導致商家需對接多個供應商,面臨「技術碎片化、整體適配難」的痛點。如今慧播星提供從模型訓練、動作生成到互動決策的全流程服務,可以讓企業的數字人多維需求得到一站式滿足。
以往直播行業生態還停留在移動互聯網階段,現在慧播星則在帶動上下游循著AI的方向升級:上游,素材服務商開始優化商品圖片/視頻的「AI適配性」;中游,催生出「數字人訓練師」「AI腳本策劃」等新職業;下游,品牌開始重構「數字人直播選品邏輯」。
而帶動行業重新認識數字人價值的百度,也得到市場估價尺度的重新丈量。
9月22日直播當天,百度集團股價沖高至138美元,創近兩年新高,近20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50%。

▲羅永浩數字人稱百度股價因其大漲的消息上了熱搜。
這跟百度高說服力數字人等代表性AI應用帶動不無關系:在2024年以9.8%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AI數字人行業市場第一的基礎上,其數字人業務仍在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尤其是在羅永浩數字人等案例用「技術—產品—收入」的閉環打破了落地難的質疑后。
時至今日,數字人跟蘿卜快跑等已成百度AI跑馬場里跑出的典型性超級應用,也成了百度估值中樞上移、股價市值上漲的核心催化劑。
05
本質上,羅永浩數字人的成功,并非「技術替代人」的勝利,而是「技術解決痛點」的結果。
這里面,蘊含了百度對于「AI何為」的回答:技術進步的意義,不在于替代,而是通過解決痛點讓商業回歸「效率與價值」的本質。羅永浩數字人,就是這場變革的直觀注腳。
百度慧播星數字人提升效率、創造價值的途徑,就是以AI為支點,打破直播電商的「不可能三角」——低成本、長時長、高轉化。
以前數字人直播雖然承載了降本增效的期許,但讓市場看到的只是概念、故事和Demo,現在百度真正給出了「可落地、可盈利、可延續」的系統性解決方案,讓「用數字人實現盈利」的冀望不再只是奢望。
隨之而來的,是AI時代被人機共生新生態重塑的新直播電商圖景。按劉潤的說法就是,直播電商的「自動駕駛」時代正在到來。
當數字人可以妥善承接標準化、長時間、高體力的直播場景后,得到解放的真人主播也就可以聚焦深耕創意、選品、私域、品牌建設等高階價值。這樣的人機協作「1+1」模型(由凱文·凱利提出),也能更好地助益企業用直播電商這條路發掘增量。
當無數企業降本增效、直播行業規則改寫被一根「用更低成本創造更大價值」的繩子串起,那超擬真數字人的價值釋放必然會被更多人感知。
就此看,羅永浩數字人這張多米諾骨牌引發的連鎖反應,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