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AI創新之城杭州,吉利銀河品牌迎來全新旗艦之作。銀河M9以17.38萬-23.88萬元的限時指導價,強勢闖入競爭白熱化的大六座SUV市場。
這不僅是一場新車發布會,更是吉利銀河在“全面智能化”道路上的一次階段性成果展示。當新能源戰場的價格戰趨于常態化、技術同質化陰影漸顯,吉利試圖通過銀河M9向市場傳遞一個明確信號:下一階段的競爭,將不再是電池容量、屏幕數量的簡單堆砌,而是基于全域 AI體系力的、從研發到體驗的全面重構。
從“兩個藍色行動計劃”到“全域AI”
吉利的AI戰略,并非跟風之作,而是一場始于四年前的“長征”。回溯至2021年,當許多車企還在為電動化的驟然加速而手忙腳亂時,吉利前瞻性地發布了“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和“智能吉利2025”戰略。其核心基石,正是“全面智能化”。這意味著,吉利從一開始就將AI視為驅動整個集團向智能化轉型的底層引擎,而非某個單一功能的點綴。

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
“沒有AI就沒有真正的智能化,沒有AI體系力就造不出真正的新汽車。新能源汽車的革命必將由AI驅動,吉利銀河就是要做AI時代的新汽車。”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在發布會上界定了吉利對“新汽車”的理解。在他看來,新汽車絕非“電車+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的簡單加法,而是要用AI重構造車邏輯,賦能車輛全域功能,促使汽車從研發、制造到售后服務的全鏈路變革,最終讓汽車變成一個“可以思考、可以進化的智能生命體”。
這份戰略定力,在持續四年的投入后,于2025年迎來收獲期。如今,吉利構建的“一網三體系”AI科技新基座已完整落地,展現出全方位的技術實力。
在算力基礎設施層面,星睿智算中心2.0綜合算力達23.5 EFLOPS,位居中國車企之首,其動態調度能力可支持百萬級用戶同時在線仍保持流暢體驗。
在算法與模型層面,星睿AI大模型與階躍等多模態大模型深度融合,構成高效學習中樞,其技術實力已在CVPR挑戰賽中得到驗證。
在數據資源層面,吉利擁有超過850萬輛具備L2+級輔助駕駛車輛,積累百億公里真實行駛數據,持續為AI進化提供燃料。
更關鍵的是,吉利率先構建“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52顆在軌衛星實現除南北極外全球覆蓋,為未來AI應用拓展出廣闊場景。
這套龐大而復雜的體系,無法一蹴而就,它依靠的是巨大的先期投入和長周期的技術積累。而銀河M9,正是這套“體系力”孕育出的集大成者。
全域AI解決用戶焦慮
當前,大六座SUV賽道正高速擴張。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中大型、大型SUV市場累計零售銷量已達164.6萬輛,同比增長52.5%,成為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之一。這一增長態勢在2025年上半年得到延續,該細分市場銷量同比大幅增長87%。這股熱潮背后,是二孩家庭剛需、消費升級換購(增換購用戶占比從2020年的45%升至2024年的65%)以及自駕游生活方式普及等多重因素的驅動。
然而市場狂飆背后隱憂已現:軸距、屏幕數量、基礎配置的“軍備競賽”不斷加劇,卻很少能切中用戶真實痛點。“油耗高、停車難、第三排雞肋”,這些車主反饋道出了市場繁榮下的深層困境。基于以上洞察,銀河M9以全域AI技術系統性破解傳統大六座SUV的核心痛點。

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范峻毅(左一)、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李傳海(中)、吉利整車研究院院長易新宇(右一)
吉利整車研究院院長易新宇在媒體采訪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的競爭已經過了堆砌配置的階段。用戶需要的不是技術的簡單羅列,而是一個能真正理解家庭需求、解決實際痛點的智慧伙伴。銀河M9就是用全域AI科技,將過去大六座車型上的所有‘將就’都變為‘講究’。”

針對市場上普遍存在的“第三排形同虛設”的空間焦慮,易新宇闡釋了銀河M9的解決方案。基于GEA Evo原生架構,銀河M9實現了88.3%的得房率,配合純平地板、1.1米超大門洞等設計,真正做到了三排平權。“我們不僅要讓第三排坐得下人,更要坐得舒服,讓每位家庭成員都愿意選擇第三排。”
面對“車是油耗子”的能耗偏見,易新宇分享了銀河M9的創新突破:“通過星睿AI云動力2.0控制系統,我們實現了預知路況、智能研判的智能化油電策略。配合熱效率高達47.26%的電混專用發動機,銀河M9實現了CLTC饋電油耗低至4.8L/100km。”
在操控層面,銀河M9的AI數字底盤和GVMC車輛動態控制系統解決了“大車不好開”的行業難題。“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讓車好開,更要讓駕駛成為一種享受。”易新宇表示。系統4毫秒的響應速度、3.45米的掉頭半徑,以及83km/h的麋鹿測試成績,這些數據背后是對用戶停車難、操控笨重等痛點的破解。

此外,銀河M9還通過超擬人情感智能體Eva解決了“智能等于冷冰冰”的交互隔閡。“科技應該是溫暖的,有溫度的。”易新宇強調,“當老人說一句‘后排有點熱’,車輛便會主動調低空調溫度;Eva還能用方言給孩子講故事。這些細節才是智能化的真正意義。”這種人性化的交互體驗,恰恰擊中了當前市場中智能配置同質化嚴重且缺乏溫度感的軟肋。
“百萬勢能”下的品牌突圍
銀河M9所承載的,不止“又一款好產品”這么簡單,更是吉利銀河品牌向上突破、鞏固市場地位的戰略車型。
吉利銀河品牌的發展速度,被業內稱為“銀河速度”。從2023年5月首款車上市,到累計銷量突破百萬,僅用兩年,成為最快達成這一目標的新能源品牌。今年8月,其單月銷量突破11萬輛,前8個月銷量累計超75萬輛,穩居中國新能源品牌第二。銀河品牌旗下產品如星愿、星耀8、銀河E5、星艦7等,形成“銀河勢能”。

然而,在20萬級以上大六座SUV市場,長期被少數幾個品牌主導。吉利銀河需要一款旗艦產品來證明自己不僅能在主流市場走量,更能在高端市場樹立品牌標桿。銀河M9正是這把“向上突圍”的利劍。
銀河M9預售24小時訂單突破4萬輛,反映出市場對其產品力的認可。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范峻毅自信地表示:“銀河M9不僅要成為暢銷車,更要切入大六座市場頭部陣營,重塑細分市場的價值格局。”顯然,吉利已將目標投向與、問界M9等車型的正面對話。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李傳海補充道:“銀河M9上的AI數字底盤、云動力系統,只是開始。我們的技術儲備允許我們將這些尖端技術快速下放至更多車型,實現技術的規模化效應,持續強化吉利在全域AI領域的優勢。”這透露出吉利的“高舉高打”策略:以旗艦立標桿,靠體系實現技術普惠,最終強化品牌技術標簽。
寫在最后
在汽車市場極度“內卷”的競爭環境中,銀河M9依托體系化技術,開展以用戶場景為中心的深度創新。正如易新宇所強調的那樣,銀河M9的產品思維核心是“價值導向”——用全域AI技術,系統性地解決用戶焦慮。而這種回歸用戶真實需求的能力,也鑄就了銀河M9沖擊高端市場的底氣。
發布會已告一段落,銀河M9的征程才剛剛開始。其能否憑借“體系力”優勢在高端市場突出重圍,尚待市場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吉利已通過這場發布會清晰宣告:汽車競爭已全面進入“體系力時代”,而AI正是這場變革中最強大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