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奧迪全新電動品牌AUDI的首款戰略車型——奧迪E5 Sportback在廣州迎來正式上市。定價23.59萬元~31.99萬元,重塑豪華電動市場規則,更可享萬元保險現金權益,這意味著奧迪E5 Sportback入門車型已經進入22萬級價格區間。

“AUDI”一詞源自拉丁語“傾聽”,重新啟用字母標更表明奧迪深諳此道,真正傾聽了中國用戶對豪華電動車的需求。奧迪E5 Sportback既保留了奧迪引以為傲的機械素質,又注入了電動時代的“數字靈魂”。

23.59萬~31.99萬
顛覆豪華電動市場規則

23.59萬元的起售價,配合萬元保險現金權益,直接將這款豪華電動轎跑帶入22萬級區間。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購車用戶還可享受全系10,000元保險現金禮遇、5年超長貸及前24期0息無憂,或選擇最長3年無憂租、首付99,000元起等多種靈活方案。

奧迪此舉無疑打破了豪華品牌在純電市場的行業慣例,與、小米SU7等熱銷車型形成直接競爭,并具備更強的性價比優勢。
經典美學融合未來設計

E5 Sportback是奧迪全新電動車設計語言在華的首發之作,巧妙融合了Sportback與Avant這兩種奧迪經典車身形式,打造出極具未來感的前衛造型。

“星鉆光幕”設計,與空氣動力學組件及傳感器融合構成一體化科技格柵,承襲了奧迪“燈廠”的美譽。



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881/1960/1479mm,軸距為2950mm,既保留了Sportback家族標志性的溜背造型,又確保了車內空間的實用性。

車內采用結構化建筑美學,橫向分層布局將天然實木材質與舒適科技有機融合,營造出豪華溫馨的駕乘氛圍。全景環抱大屏與全新電子外后視鏡讓E5 Sportback的智能升級具象化。
E5 Sportback的智能座艙是“中國智造”亮點之一,全新AUDI OS操作系統搭載高通驍龍8295車規級芯片,以30TOPS算力實現毫秒級響應。

座艙中央的奧迪助手依托深度定制的火山引擎大語言模型“豆包”,能夠實現強大的語義理解、多輪對話及車控交互能力,更率先實現聲音克隆技術。
中央扶手區的奧迪智慧島集成50多項可定制快捷盲操功能,與蘋果Touch Bar有異曲同工之妙,為用戶在語音和觸屏之外提供了物理盲操的交互選擇。
選用與播音787夢想客機舷窗同款調光玻璃,E5 Sportback的全景天幕擁有行業領先的遮光效果,隔絕99.99紫外線。
與國內香氛品牌觀夏合作,E5 Sportback車載香氛帶來沁人心脾的清新氛圍,這也是豪華品牌才有的專屬儀式感。
智能進化定義電動豪華

除全新智能座艙以外,在輔助駕駛領域,奧迪與中國科技公司Momenta合作開發了“德系Driving DNA+端到端飛輪大模型”方案。全車配備多達27個感知硬件,包括激光雷達、3個長距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和11個攝像頭。
首次提出“輔助駕馭”概念,提供柔和、敏捷、標準三種輔助模式,確保即使在輔助狀態下,仍延續純正奧迪駕控質感。
德系駕控精神的電動傳承

奧迪E5 Sportback在機械素質上延續了奧迪百年運動基因。高功率版本搭載前后永磁同步雙電機系統,迸發787匹馬力與800Nm峰值扭矩,0-100km/h加速僅需3.4秒。

quattro四驅系統在電動時代迎來全新進化,電動quattro智能四驅系統可根據路況實時調整前后軸動力分配,并擁有更加迅捷的響應速度。

底盤系統采用了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組合,主動式空氣懸架和CDC連續可變阻尼減震系統,每秒可進行1000次實時阻尼調整。
制動系統配備Brembo四活塞高性能制動卡鉗。輔以漸進式轉向系統與后輪轉向系統,將轉彎半徑縮小至5.1米,車身如緊湊車型般靈活。
E5 Sportback集成寧德時代CTP無模組電池,最高配備100kWh電池包,CLTC續航最高可達773公里。配合800伏高壓平臺架構,車輛可實現10分鐘補能370公里的超快充電速度。

800V高壓架構不僅支持超快充,還能有效降低能量損耗,提高整車能效,進一步保障續航,徹底化解了用戶的里程焦慮。

E5 Sportback誕生于上汽奧迪AUDI智造基地,嚴格遵循奧迪全球統一的質量與工藝標準,這座融合德國精工與中國智能制造的現代化工廠,與奧迪英戈爾施塔特工廠一脈相承。

作為一臺由傳統豪華品牌打造的“新物種”,奧迪E5 Sportback沒有簡單堆砌參數和配置,而是在每個細節上都融入了對駕駛本質的思考。從德國團隊調校的底盤質感,到與中國科技公司聯合開發的智能系統,E5 Sportback證明了豪華品牌的電動化并非“丟掉過去”,而是“用新技術講好關于豪華的老故事”。

奧迪E5 Sportback已然成為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時代的一次徹底革新與超越,它將進一步推動奧迪在華電動化戰略加速落地。上市30分鐘訂單量即突破10153臺,市場反響熱烈,這表明奧迪的全新電動產品戰略初步獲得了市場認可!